距離銀河係8.1萬光年。
人馬座星係。
自聯邦啟動探索計劃以來,銀河係的所有衛星星係,都在目標之列。
而距離銀河係僅8.1光年的人馬座,自然也不例外。
但這個星係有些特殊。
人馬座星係並不大,直徑大約隻有0.5萬光年,恒星數量約為1億。
就恒星密度而言,遠不如大小麥哲倫星係。
並且,由於距離銀河係太近,再加上其質量要遠小於銀河係,因此正持續受到銀河係的潮汐力影響。
直白的說就是...
雖然其核心還保持著大致形態,但已經十分鬆散,處於緩慢解體的過程中。
曾經人類還沒走出太陽係時,曾對人馬座星係進行過推算,預估其最後還能撐十億年,便會被銀河係徹底撕裂。
但自十多年前,探索艦隊第一次來到這裡,並收集大量數據後。
科學部有了推翻了以前所有的定論,並給出了全新的模型。
而按照新模型得到的結果,人馬座的徹底解體,應該就在1520萬年之間。
當然了,這對於人類來說,依舊是一個十分漫長的時間。
但也不得不防。
因為,在解體前的最後時刻,科學家預測將會頻繁發生撞擊。
並不是星球與星球的撞擊,而是星係與星係之間的撞擊。
當然了,質量擺在那裡,最終的結果必然是人馬座被銀河係徹底撕裂,但不可否認的是...
在其被撕裂之前,那些撞擊依舊會對銀河係產生巨大影響。
而究竟會影響到什麼程度,便是聯邦不得不研究明白的。
“這個星係,可真是有夠慘的...”
“指揮官,我不明白,既然都知道這個星係不適合生存了,但為什麼還要一次又一次地過來探索?”
副官不解地問道。
這個星係內,有生命星球嗎?
自然是有的。
那麼,為什麼不適合生存呢?
因為...
已經距離銀河係太近,整天被其巨大潮汐力撕扯,以至於人馬座情況很是複雜。
幾乎,每天都有恒星或是星球因此被摧毀。
也許你前腳找了一個生命星球落腳,後腳...
你星球所在的空間,就突然被撕裂,最後連球帶人全部都完蛋。
按照科學家最新的模型推演,在數萬年後,這一情況將進入高峰,並最終導致該星係內超過三分之二天體毀滅,剩餘三分之一,將在未來數億年間,逐步融入銀河係之內。
所以,這個星係不是沒有生命,而是已經不適合繼續生存了。
“你啊,還是太年輕,總是將能否生存當做是一個星係的唯一價值考量。”
“難道不是這樣嗎?”
身為探索艦隊指揮官的李耀,搖了搖頭。
而副官依舊不解。
老實說,李耀對自己這名副官還是很滿意的。
無論任何事情,都能幫自己處理得妥妥當當的,但唯一的問題就在於...
這家夥把所有能力都點在了輔助上。
也就是說,當副官完全合格,但要讓他當主官吧...
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是一個星係的唯一價值考量?
錯了,而且還錯得十分離譜。
如果真要是這樣的話,那麼銀河係內具備生存條件的恒星係統,甚至不足銀河係總量的億分之一。
難道,這99.99的恒星係統,都是沒有價值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