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335年。
自聯邦328年,銀河係初步完成清理,並進入查缺補漏階段之後。
時間也已經過去了七年。
如今整個銀河係都在忙著大遷徙。
而深淵蟲族,也再也沒有過任何動作,仿佛完全放棄了銀河係一般。
整整七年,愣是沒有打開過深淵蟲道。
不過,雖然深淵蟲族沒有動作,但聯邦對其的防備,可從來沒有鬆懈過。
不單單是銀河係以及大小麥哲倫星係。
就連銀河係周邊的其他星係,在各探索艦隊進入的這些年中,也全都找好落腳點,設立前進基地,並部署了星門以及深淵蟲洞的監控裝置。
所以,無論深淵蟲族對哪裡動手,聯邦都能第一時間察覺,並派出艦隊處理。
哪怕是那十來個還未去開發的衛星星係,如果有必要,聯邦艦隊也能在38分鐘內抵達。
並處理深淵蟲道。
隻是沒想到,時隔七年後,當深淵蟲族再次展開行動時。
他們竟然選擇了大麥哲倫星係。
要知道,如今的大麥哲倫星係的聯邦艦隊,甚至可以算得上是聯邦三個星係艦隊中,最強大的一處。
雖然艦隊數量,比起銀河係要少一些,但鯤鵬級b型空間戰艦數量,卻是最多的。
甚至目前十個艦隊集群,六十支艦隊,已經完成了清一色的鯤鵬級b型空間戰艦列裝。
這實力,誰看到不迷糊?
銀河係雖然有80萬艘戰艦,但鯤鵬級b型隻有10萬,另外a型有50萬,其餘20萬還是沒來得及改裝的燭龍級。
至於小麥哲倫星係。
目前是5萬鯤鵬級b型,以及10萬燭龍級。
實力墊底。
不過也正常,畢竟小麥哲倫星係的本身的恒星數量,就隻有大麥哲倫十分之一。
但戰艦目前卻達到了大麥哲倫的四分之一,論密度的話,其實已經很高了。
當然了,這是林宇那邊擴軍還沒完成的關係。
按照計劃,第一輪擴軍後,每個艦隊集群都會達到9支艦隊的規模。
所以,大麥哲倫星係那邊還有30支艦隊的缺口,沒有補足。
至於銀河係,那缺口就更大了。
因為,銀河係這邊的計劃,是30支艦隊集群,也就是270支艦隊。
最終目標是291.6萬艘鯤鵬級b型戰艦。
至於小麥哲倫星係,根據計劃是兩個艦隊集群+三支獨立艦隊的配置,也就是21支滿編艦隊,22.68萬艘鯤鵬級b型戰艦。
所以,當第一輪擴軍計劃走完。
聯邦的總兵力將達到411.48萬艘。
全鯤鵬級b型戰艦,不計算戰星、後勤等船隻)
整體時間規劃,是到聯邦358年完成,還剩23年。
大麥哲倫星係。
德裡斯星域,星係預警中心。
這裡,是自蟲族危機爆發之後,所專門建立的一個大型太空基地。
專門負責監控整個星係,發現並預警深淵蟲道的部門。
雖然已經建立幾十年,但卻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但今天...
刺耳的警報聲驟然撕裂主控室的寂靜,猩紅色的應急燈瘋狂閃爍。
將金屬艙壁映照得如同血染。
“部長,是深淵蟲道,檢測到深淵蟲道正在打開!!”
“位置?”
“第二星域,恒星希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