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級文明開始,戰艦是越造越大。
直至四級文明時,一艘戰艦長度數公裡,甚至超過十公裡,那都不是個事。
而當來到五級文明後,戰艦的大小又開始縮了回去。
當然了,五級文明縮的並不多。
但當一個文明成為準六級,甚至是真正的六級文明後。
由於空間膨脹技術成熟,且大規模運用之後。
戰艦開始越做越小。
甚至是,就像應龍級一樣,直接給你乾到十米左右,簡直離譜。
當然了,僅僅隻是從外麵看著小,實際上...
應龍級的內部,雖不說堪比戰星大小,但也絕對有3艘鯤鵬級的大小。
以至於,9米的長度,竟然塞進去了鯤鵬級c型的四倍數量艦炮。
至此之後,戰艦就是一個堪比太空戰機...
啊不,是比太空戰機都要更小的目標。
第107實驗艦隊隻有3000艘戰艦。
實際上,這款戰艦還沒最終定型,就連原型艦隊也是三年前才剛開始測試。
而如今的這3000艘,實際上是第三艘測試艦,隻不過林宇為了測試艦隊級的作戰能力,直接在製造第三艘測試艦的時候,讓科學部製造了製造了3000艘。
按照林宇的話來說,那就是...
既然大問題都已經解決了,那麼剩下的小問題...
還有什麼比直接送去戰場實戰,能更快且更全麵地檢驗呢?
再者就是,有很多方麵的設計是否合適,如果不是艦隊級的作戰,單靠1,2艘測試艦,是根本無法搞清楚的。
因此,林宇直接打破了戰艦研發的慣例。
甚至要求今後的新戰艦,也同樣要這麼來。
先是原型艦用於驗證技術,然後1號測試艦,2號測試艦用於確定大方向的安全可靠。
到3號或4號測試艦的時候,直接便是小規模量產,組成一支實驗艦隊,拉去戰場上通過實戰來確定細節上的問題、後續是否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
至於107實驗艦隊的指揮官人選,剛好喬治這邊有現成的。
不是彆人,正是這幾年正好閒著的蕭雲。
至於測試時間以及地點,喬治也同樣已經選好了。
三個月後,他們正好要攻打開戰後,不算錫安的第四個星係,盧瓦星係。
而同一時間。
銀河係這邊,剛好是一年一度的聯邦第一軍事學院畢業考核。
這一次,校長特彆邀請了林宇參加。
原本的話,這種事情是不可能邀請林宇的,不是看不上林宇,而是...
這種事情,校方也不好意思去邀請林宇,畢竟林宇是聯邦艦隊的總司令,每天都有著無數的重要事情需要處理。
但這一次,很特殊。
按照校長邀請林宇時所說。
這一屆的指揮係中,有兩人十分優秀,其中一人甚至打破了好幾項當年林宇留下的記錄。
這可牛逼大發了。
要知道,林宇聯邦200年畢業,直至如今聯邦370年,整整170年下來,他當初留下的各種記錄都依舊高掛,從沒人能破,甚至連接近這些記錄都做不到。
但如今,第一軍事學院的校長竟然告訴自己,有人破了自己的記錄,並且一批還是好幾項?
這頓時,就引起了林宇的興趣。
而結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