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新宅子忙碌地乾了一上午活,各個熱的滿頭大汗,休息喝水的時候,悠然故意裝作不經意的說“天真熱,現在要是有碗冰鎮酸梅湯喝就好了。”
趙長壽立刻想起以前的冰窖,笑著說:“這裡也有地窖,今年冬天咱們凍了冰塊,明年就有冰鎮酸梅湯喝了。”
說完,他興衝衝地跑到廚房去看地窖的大小。
不一會兒,趙長壽笑的嘴都合不攏的回來了。大聲喊著告訴大家:“這個死扣不降價的前房主,竟把好多東西忘到地窖裡了,你們快跟我去看看。”
所有人跟著他來到後麵廚房,七手八腳的把地窖裡麵的東西搬了出來,發現有五口大鐵鍋,十個水桶,六個大小不一的木盆,兩個大水缸,三個麵缸,兩個米翁。還有一整套的做豆腐用具,其他刀和碗筷瓢盆等廚房用具也一應俱全,還是兩套,這些東西,怎麼也能值幾十兩銀子。
大家都高興地不得了,覺得終於讓前房主變相讓價了,悠然看她們高興,也跟著直樂。
話說,人多力量大,以趙長壽為首的男人們砌牆,長壽嫂和吳媽媽帶著趙花、翠翠、冬兒負責活泥,運泥和遞磚。
悠然和娘親專門買菜,做飯,燒開水,泡茶,送水。大家忙忙活活,熱火朝天的乾了起來,雖然每天都很累,但大家像一家人一樣說說笑笑的都很開心。
所有人白天黑夜的乾,僅僅用了二十幾天,就將宅子裡所有房間的火牆和火炕都做好烘乾了。當然做庫房和糧倉的房間除外。
這次乾活,周郎中的表現最為突出,剛開始,大家都覺得他是個手無縛雞之力,什麼活都不會乾,也不屑於乾粗活的酸文人。
沒想到他一點郎中的架子都沒有,卷起袖子就跟著一起乾起來。
雖然第一天還有點笨手笨腳的,讓大家笑話了幾句。第二天就很像樣了,四五天後,已學會砌牆的技術活了,可以和趙樹一樣獨擋一麵了。
大家對他都刮目相看,紛紛誇讚他“讀書人就是聰明,學啥都快!”
周郎中聽了很是得意。悠然也覺得帶上他來京城的決定,非常正確。
收拾,打掃乾淨院子和房子後,悠然和娘給住人的房子買了炕席,炕櫃,衣箱,衣櫃,床帳,洗臉架,麵盆等等生活必須品,大家就正式分院子入住了。
趙長壽一家自然是住第一進院子,這個宅子的家主,表麵上隻能是他。
三間正房,他們夫妻住中間,一兒一女各住一邊。夫妻倆的房子和以前一樣,隔出一個冬天燒炕和火牆的灶間,這灶間連通著他們的火炕和女兒臥室的火炕。兒子房間的火牆火炕另外單燒。
四間廂房,兩間做鹵肉作坊,一間當庫房,一間做洗浴房。
悠然母女,冬兒和吳媽媽,翠翠住進了第二進院子。
和第一進一樣,趙大丫住中間的正房,悠然和哥哥的房間在兩邊。
田宏武因為住書院不常回來,因此他的房間火炕,火牆也是單燒。
吳媽媽和翠翠、冬兒住在靠悠然一邊的兩間廂房裡。吳媽媽自己住一間,冬兒和翠翠住一間。兩間房之間也隔出了冬天燒炕的灶間。
田宏武房子那邊的兩間廂房,一間做庫房,一間做洗浴房。
三間倒座房,分彆做豆腐坊,玫瑰香塊和醬油作坊。
第三進房子本來是讓周郎中選一間住的,他卻自己選了門麵房的二樓,說住到那裡涼快,看得遠。
趙長壽隻得應他。也知道他是為了避嫌,一個大男人住在內宅,的確不太合適。
所以第三進院子暫時空著沒人住。
那裡的一間倒座房,本來就是以前主人家的廚房,悠然決定將它當作公共廚房,把另外兩間倒座房,打通當餐廳,以後大家都一起到那裡吃飯,不開單灶。
後院隻有三間倒座房,和左右各兩間廂房,離房間挺遠的左邊靠牆處,有個牲口棚,牆角處是個旱廁。
右邊是間大柴房,柴房旁邊悠然又讓挖了個大冰窖。後院暫時也空著。
大家歇了兩天後,趙大丫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接下來該做什麼營生?
周郎中不等彆人說話,第一個開口說道“我剛來京城那些天,到許多醫館藥堂轉了轉,看好城東的一家醫館,我準備到那家醫館去學治外傷,不要工錢,隻要管吃管住就行,等我學好技術,我就回來開一家醫館,一年應該可以掙些銀子,維持咱們的家用。”
悠然聞聽這才明白,他那些天總是跟著她和舅舅一起出門的原因,對他把大家當家人,把自己完全當這個大家庭的一員,感到挺意外也很感動,立刻開口讚同說:“好!周叔的想法太好了!你本來就是內科醫生,若再學了治外傷,開醫館一定能行。那您休假和過年過節回家來,我們派車去接您。”
趙長壽也立刻響應,“你的房間,我們經常給你打掃著,保證隨時回來都能住。”
從那一刻起,周郎中被悠然心裡真正接受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
喜歡女帝悠然傳請大家收藏:()女帝悠然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