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胎裹金,虛耗國庫……”
謝道韞劈開金人,鐵芯上“永嘉四年王敦監造”的銘文刺目如刀,“
當年匈奴破洛陽,你們便是用這等金人求和!”
第三幕:天火劫
封禪台在雷雨中化作火海。冉閔的陌刀劈開烈焰,刀身映出四散奔逃的士族。
他們華貴的錦袍下,竟暗穿防火的石棉內襯!
慕容昭拽住一名逃竄的道童,撕開其法衣露出內襯的鮮卑狼紋:“慕容垂竟與王氏同謀!”
謝道韞冒雨攀上焚毀的觀星台,銅鑄渾天儀已熔成廢鐵。
她在殘骸中翻出半焦的《泰山誌》,指腹摩挲著“秦始皇二十八年,隕鐵墜於丈人峰”的字樣。
“哪有什麼熒惑守心,是王氏用隕鐵引雷!”
山下忽現火龍,三千流民持火把湧向封禪台。
為首的巫祝高舉血幡:“天降神罰,誅此暴君!”
冉閔的陌刀斬斷幡杆,幡布浸水後顯形,竟是東晉水師的軍旗!
王泰率黑狼騎自山陰小道殺出,馬鞍旁掛著琅琊王氏的田契。
“這些人在山腳囤糧萬石,卻教流民食土!”
暴雨傾盆,天火漸息。
慕容昭立在焦黑的《功德碑》前,碑文“民為邦本”四字獨存。
“火不焚真言,冉閔,你該給天下一個新的封禪禮。”
第四幕:裂帛詔
殘破的封禪台上,冉閔撕碎司馬睿賜下的玄色玉帛。
帛裂聲如裂帛,驚散天際最後一片陰雲。
他將碎帛拋入深淵,舉起謝道韞連夜趕製的耒耜。
“今日不封天,隻封地,封天下農人為社稷之主!”
慕容昭捧出九尊陶鼎,鼎中盛滿五穀。流民們依次上前,將故鄉的泥土撒入鼎中。
青州老農顫抖著捧出裹著種子的血帕:“這是小女沉塘前攥著的麥種……將軍讓它長在泰山之陽吧。”
王羲之被押至鼎前,須發儘焦。冉閔以陌刀刻地成溝,引山泉灌入。
“聽說王氏書聖最擅《蘭亭序》,今日便以這血水為墨,田壟為紙,寫下你琅琊王氏兼並的百萬畝良田!”
當夜,岱廟更鼓不鳴,三千黑狼騎持耒耜戍衛新築的農神廟。
廟前石碑無字,隻拓著百名老農的掌印。
慕容昭將金簪插入碑頂裂縫:“無字碑最好……來日百姓食飽,自會刻上該刻的字。”
晨光破曉時,第一株赤鱗麥苗破土而出。
葉脈上的露珠滾落碑基,竟在青石上蝕出淺淺的“民”字。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