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冰鹽計
泗水河麵凍裂的脆響驚起寒鴉,慕容昭俯身鑿開冰窟。
青紫的浮屍口中塞滿摻沙官鹽。“鹽沙比例七三開,遇水結塊脹腹而亡。”
她刮取死者牙縫鹽粒,硝石粉撒上去泛起幽綠,正是戶部特供的防偽標記。
老鹽工遞來黴變的鹽引:“官倉放糧,十鬥沙換三鬥鹽!”
慕容昭將鹽引浸入冰水,朱砂印鑒褪色處浮出“琅琊王鈐”的暗記。
突然流民哄搶鹽車,她揮刀劈開車轅。
傾瀉的鹽沙中滾出帶齒銅錢,與彭城沉船案證物同源。
子夜風嘯如鬼泣,慕容昭熔煉河冰提取硝石。
水晶藥罐裡析出的冰晶遇鹽沙爆響,炸開的粉末在雪地拚出“廣陵倉”字樣。
循跡追蹤時,冰麵突現孔洞。
撈起的鐵箱裝滿鹽稅賬簿,賬頁夾層的人皮地圖標注著私鹽窖坐標。
五更雪暴,慕容昭將硝石解毒劑注入凍僵的流民舌底。
蘇醒者瞳孔殘留影像,雪夜漕船正將鹽包拋入冰窟,船頭“謝”字旗被風撕去半邊。
第二幕人燭淚
義莊停屍板結滿冰棱。慕容昭剖開“凍斃”的流民胸腔。
凝脂狀的骨髓泛著屍蠟黃“是活體煉燭!”
她刮取油脂化驗,羊脂酸混著火硝的配方驚得老仵作跪地嘔吐。
當燭芯浸入藥液,油脂分層的紋路竟現出田契密文。
雪夜驗屍,慕容昭將人燭排列成北鬥狀。
燭淚滴落雪地顯形“下邳”二字,融雪處裸出青銅祭台,台麵凹槽嵌著七枚帶孔顱骨。
她將顱骨置於冰鏡焦點,日光折射點燃燭芯,火焰在雪牆投出士族貪腐賬冊投影。
刺史帶兵圍莊時,慕容昭劈開祭台暗格。
竹簡記載著活人取脂的“人燭秘法”,落款竟是二十年前暴斃的前任刺史私印。
突然冰鏡爆裂,飛濺的琉璃片中,她看見雪地車轍延伸向琅琊王氏的冬祭彆院。
朔月當空,慕容昭將骨灰撒向冰河。
灰燼隨渦流聚成帶箭頭的漩渦,指向河床下的鑄鐵地窖。
鑿開冰層時,百具脂膏耗儘的骸骨呈跪拜狀。
中央銅鼎內凝固的油脂刻著“歲貢千燭,換鹽引三千”。
第三幕雪橇陣
暴雪淹沒官道時,冉閔的陌刀正劈向鬆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