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罪像爐
睢陽城內,原校場。這裡已完全變成了一座,巨大而恐怖的露天熔爐。
昔日演武的沙土地麵,被厚厚一層,粘稠的黑紅色泥漿覆蓋。
那是雨水、雪水、融化的雪水,還有大量的汙穢之物,混合而成。
泥漿散發出,令人窒息的惡臭,蚊蠅成群。
泥漿之上,架設著數十座,臨時搭建的、造型粗獷怪異的熔爐。
這些熔爐並非磚石壘砌,原料來自戰場上收集來的、嚴重變形,甚至融化的胡人盔甲。
還有斷裂的兵器、扭曲的馬具,混合著粘土和碎石,粗暴地堆疊、夯實而成。
爐壁上,凝固的鐵汁、焦黑的骨脂、甚至半融化的猙獰人臉。
都成了爐體的一部分,無聲地訴說著,戰爭的殘酷。
爐火正熾!燃料是劈開的房梁、拆下的門窗、甚至來不及掩埋的薄棺木。
火焰並非尋常的橙紅,而是帶著一種詭異的幽藍色。
舔舐著爐膛內,堆積如山的“原料”,同樣是戰場上,收集的胡人殘破兵甲。
以及…大量被洪水泡脹、未來得及處理、已經開始腐敗的,鮮卑士兵屍體!
瘟娘子站在最大的一座熔爐旁,疫神麵具在跳躍的幽藍火光下,顯得更加詭譎。
她指揮著一些,戴著厚布麵罩、眼神麻木的“贖罪者”。
就是那些被逼為鮮卑效力,又倒戈的漢人,以及部分罪行較輕的胡人降兵。
他們抬起成堆的、粘附著腐肉,和破碎骨殖的盔甲。
連同那些腫脹發綠的屍體,一同投入熔爐,那如同巨獸喉嚨般的爐口!
“加‘腐骨草’!‘屍陀花’灰!”瘟娘子的聲音透過麵具,冰冷而沙啞。
贖罪者們將大把大把曬乾的、散發著濃烈屍臭的奇異草藥和灰白色的骨灰,撒入燃燒的爐膛。
幽藍的火焰瞬間暴漲,發出“劈啪”的爆響,顏色變得更加深邃,幾乎接近黑色!
爐內傳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滋滋”聲,仿佛無數亡魂,在烈焰中哀嚎。
濃稠的、帶著濃烈屍臭和金屬腥氣的黑煙滾滾而起,直衝陰沉的天空。
熔融的金屬,混合著無法完全燃燒的骨肉油脂。
在爐膛底部彙聚成一種粘稠的、暗紅發黑、不斷翻滾冒泡的恐怖漿液。
這漿液被粗大的陶管引導出來,注入下方巨大的、同樣用殘骸和粘土堆砌的模具之中。
第二幕罪人像
模具的形狀,是一個個扭曲、痛苦、充滿無儘怨毒的人形!
它們有的雙臂被反剪,跪地哀嚎;有的被開膛破肚,內臟流淌。
有的頭顱被巨力擠壓變形,七竅流血。
還有的如同被無形的鎖鏈捆縛,奮力掙紮,卻徒勞無功…
這些模具的形象,大部分取材於被俘後處決的石趙貴族。
還有羌族巫祝,以及鮮卑軍官臨死前的慘狀,
經由無相僧,憑借記憶用陶土塑形。每一尊都凝聚著無儘的痛苦、恐懼和詛咒。
暗紅發黑的金屬骨肉漿液,緩緩注入模具。
高溫使得陶土模具,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裂縫中滲出,縷縷黑煙和油脂。
空氣中彌漫的惡臭達到了頂點,混合著屍油燃燒的焦糊味。
還有金屬熔化的腥氣、以及濃烈草藥的詭異香氣,
形成一種足以讓意誌薄弱者,瘋狂嘔吐乃至精神崩潰的氣味。
“還不夠!詛咒還不夠深!”
瘟娘子繞著,逐漸冷卻的模具行走,如同跳著詭異的祭祀之舞。
她裙擺上的毒囊悉數打開,拿出各種顏色詭異、氣味刺鼻的毒液、毒粉。
小心地塗抹在,模具的縫隙處,讓它們隨著冷卻的金屬,一同滲入雕像內部。
石祗的虐,禿發傉檀的咒,慕容恪的冷血…都融進去!
讓這青銅記住他們的罪!讓這痛苦成為它們的力量!
地藏使則指揮著另一批人,將一個個密封的鉛盒,運送到模具旁。
鉛盒打開,裡麵是顆粒飽滿、卻隱隱散發著,不像暗綠色澤的麥種。
正是慕容昭在十裡坡廢墟中,用息壤麥種混合九轉還陽菌母液,和自身鮮血培育出的“噬骨種”的後代!
這些麥種被小心翼翼地塞入,那些尚未完全封死的,模具預留孔洞中。
位置精準地對應著雕像的“心臟”、“頭顱”或“丹田”等要害部位。
每一顆種子,都像是一顆沉睡的、等待被血肉喚醒的惡毒孢子。
“陰兵!上‘血引’!”地藏使低喝。
幾名沉默的“陰兵”,抬著巨大的陶甕走來。甕中盛滿了粘稠的、暗紅色的液體。
那是收集自,戰場陣亡將士傷口、混合了部分人牲血液的“怨血”。
滾燙的怨血,被澆淋在剛剛凝固、依舊散發著高溫,和刺鼻氣味的青銅雕像上!
嗤——!如同燒紅的烙鐵浸入冰水!劇烈的白煙騰起,伴隨著令人牙酸的腐蝕聲。
暗紅的怨血,在粗糙的青銅表麵迅速乾涸、滲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留下道道暗褐色的、如同凝固血淚的斑痕。
整個雕像仿佛活了過來,散發出更加濃烈的怨毒、痛苦與詛咒的氣息!
第一尊“罪人像”終於冷卻完成。
贖罪者們用撬棍和繩索,費力地將這尊高約一丈、重逾千斤的青銅怪物,從破碎的模具中拖拽出來。
它呈現的是一個,被腰斬的鮮卑百夫長形象。
上半身痛苦地向前匍匐,雙手絕望地伸向虛空。
扭曲的臉上凝固著,極致的恐懼和怨毒。
下半身從腰部斷裂,斷口處並非平滑,而是布滿了,參差不齊的骨刺狀凸起。
整個雕像呈現出一種,暗沉汙穢的青黑色。
表麵布滿了,流淌狀的暗紅血痕和詭異的綠色鏽斑。
在它空洞的胸腔位置,可以隱約看到一團微微搏動的暗綠色光芒,那是被嵌入的“噬骨種”!
“罪人像炮,成!”瘟娘子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更帶著一種近乎瘋狂的滿意。
這尊凝聚了死亡、痛苦、詛咒與劇毒種子的青銅邪物。
被沉重的木架和絞索,緩緩拖向睢陽城最為殘破、幾乎全靠沙袋和人牆支撐的北段城牆。
它的目標,是城外濁浪中,那些耀武揚威的鮮卑戰船。
熔爐區依舊火光衝天,黑煙蔽日。
出現了一尊又一尊形態各異、但同樣充滿痛苦與詛咒的青銅罪像。
罪像在怨血與毒藥的澆灌下,在無數亡魂無聲的哀嚎中,被鍛造出來。
如同從地獄熔爐中,爬出的複仇使者,沉默地走向它們的毀滅使命。
第三幕:讖鼎鳴
睢陽城中心,原太守府邸的地下深處。
這裡與城外的洪水滔天、熔爐區的怨氣衝天,完全是兩個世界。
空氣冰冷而乾燥,彌漫著厚重的銅鏽、塵土。
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仿佛來自遠古的肅穆氣息。
巨大的、雕刻著猙獰饕餮紋的青銅門扉緊閉,隔絕了地上的一切喧囂。
門內,是一座恢弘到,令人窒息的巨大地宮。
地宮呈圓形穹頂結構,穹頂之上鑲嵌著無數,打磨光滑的夜光石和天然水晶。
模擬著周天星鬥,暗淡的星輝灑落,照亮了下方的景象。
地宮中央,並非王座。
而是按照某種古老而神秘的方位,矗立著九尊,頂天立地的巨大青銅方鼎!
這九尊鼎,形製古樸厚重,遠非尋常禮器可比。
鼎身遍布著,繁複到極致的紋飾,有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
有山川河流的脈絡走向,有上古先民祭祀、耕作、征戰的宏大場景。
更有無數微小如蟻、卻栩栩如生的甲骨文、金文、蝌蚪文…層層疊疊。
仿佛將整個華夏的文明密碼,都熔鑄其中!
鼎腹深廣如淵,鼎耳粗壯如虯龍。
三足如同天柱,深深紮入地宮下方,不知多深的岩層之中。
鼎身表麵,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銅綠。
但依舊無法掩蓋其本身蘊含的、仿佛能鎮壓山河的磅礴力量,與蒼涼古意。
這便是傳說中的禹王九鼎!象征華夏九州、社稷重器的至高存在!
它們並非被冉閔所得,而是慕容昭憑借其母係漢人醫女傳承,古老星圖與地脈知識。
結合鮮卑慕容部,秘傳的“尋龍點穴”之術,耗費數年心血,才在這睢陽古城地下極深處尋得!
它們深埋於此,仿佛在沉睡,又仿佛在默默守護著什麼。
此刻,慕容昭正跪伏在,九鼎環繞的中心區域。
她臉色蒼白如白紙,毫無血色,嘴唇乾裂,呼吸微弱而急促。
左肩的烙傷和全身的輻射灼傷,並未好轉。
反而在九鼎散發的無形力場下,隱隱透出,青黑色的死氣。
她的身體,如同風中殘燭,仿佛隨時會熄滅。
唯有那雙眼睛,依舊亮得驚人,如同燃燒著,生命最後的火焰。
他死死盯著穹頂模擬的星圖,以及手中緊握的一塊龜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