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放下,手中的一份奏書,那是王珣親筆所書。
文采斐然,卻通篇都在指責他“變亂祖製”、“苛察百姓”、“妄啟邊釁”。
他輕輕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陣,深深的疲憊。
內鬥,永遠比外敵更耗心神。“米價之事,絕非偶然。”謝安緩緩道。
“他們這是要借,民生之口,行阻撓之實。”
“其目的,無非是逼我,停止土斷,放棄北伐之議。”
“維持他們,兼並土地、蔭庇人口的舊日特權。”
“難道就任由他們,如此顛倒黑白,煽動民意?”謝玄憤然道。
“我北府兒郎,在外浴血備邊,他們在內卻如此掣肘!叔父,是否讓侄兒…”
“不可!”謝安斷然阻止,“此刻若以強力彈壓,正落入其彀中。”
“他們巴不得我們,動用軍隊,坐實我們‘專權跋扈’之名。”
“屆時,不僅土斷難以推行,北府軍亦將失去道義立足之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庭院中的一株老梅,花期已過,隻剩虯枝崢嶸。
“為政者,有時需知進退。”謝安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卻依舊冷靜。
“此時彼一時。慕容恪未退,苻生未除。”
“西方威脅隱現…江東內部,絕不能先亂。”
“若強行推進,恐真會引發民變,後果不堪設想。”
他轉過身,目光重新變得堅定:“傳我命令…”
“第一,土斷之事,暫緩執行,特彆是對王、庾等家的清查,即刻停止。”
“第二,以丞相府名義,開部分官倉,平價售糧,穩定民心。”
“同時,公告天下,米價高企,乃奸商囤積所致,朝廷必將嚴查。”
他這是以退為進,先穩住局麵,並將禍水引向“奸商”,實則暗指囤積的士族。
“第三,”他看向謝玄,“北府軍的備戰,一刻也不能停!”
“此事關乎存亡,非那些清談之輩,所能理解。”
“所需糧秣,通過其他隱秘渠道,加緊籌措,哪怕…代價高昂一些。”
“還有就是,替我約見支遁法師,有些事…”
“或許需要方外之人,從旁轉圜,向陛下進些…安定人心之言。”
他需要借助,支遁的影響力,在皇帝那裡,抵消一些王國寶的讒言。
這是一次戰略性的退卻,謝安深知,在眼前的內外壓力下,強行對抗並非上策。
他需要時間,需要等待北方出現變局。屆時,主動權才能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然而,這退卻的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之上,充滿了無奈與風險。
士族們的反撲,第一回合,似乎占了上風。
第四幕:夜交易
夜色下的秦淮河,畫舫如織,燈火璀璨。
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仿佛白日裡的米荒與恐慌,從未發生過。
這裡是建康另一麵的縮影,是權貴富商們,醉生夢死的溫柔鄉。
在一艘最為奢華、守衛森嚴的畫舫頂層,一場隱秘的宴會,正在進行。
主人正是中書令王國寶,他今日做富商打扮,臉上帶著,誌得意滿的笑容。
賓客不多,卻分量十足,有王珣的心腹管家、庾弘之的胞弟。
以及幾位掌控著,建康大半糧食貿易的巨賈。
沒有歌舞,沒有喧嘩,菜肴幾乎無人動筷,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王國寶身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位,”王國寶舉杯,笑容可掬,“今日請諸位來…”
“一是賞玩這秦淮夜色,二嘛,也是為近日市麵糧價之事,尋一個解決之道。”
王珣的心腹管家,微微一笑:“市中無米,百姓惶恐,確非朝廷之福。”
“我家主人,深感憂慮,已命人將家中存糧,拿出部分。”
“明日便在,城南設粥棚,以解燃眉之急。”
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仿佛王家是救世主一般。
庾弘之的胞弟,也接口道:“我庾家亦當效仿。”
“隻是…這米價騰貴之源,若不斷絕,隻怕我等散儘家財,亦是杯水車薪啊。”
他將矛頭,再次引向謝安的政策。
王國寶嘿嘿一笑:“根源何在,你我心知肚明。”
“謝相一心為國,然行事不免操切,以致天怒人怨。陛下亦是,憂心忡忡啊。”
他巧妙地暗示,皇帝也對謝安不滿。
那幾位糧商巨頭,立刻紛紛訴苦,言及官府核查、漕運不暢、成本高昂等等。
總之,米價高漲,與他們無關,全是“時局”所迫。
王國寶擺擺手,止住眾人的抱怨:“好了,過去之事,不必再提。”
“當下首要是平抑糧價,安頓民心。本官已奏明陛下,請旨嚴查囤積居奇之輩。”
“然…所謂水至清則無魚,有些事,也不宜追究過甚。”
他話鋒一轉,眼中閃爍著,精明的光芒。
“依本官看,不如由各位牽頭,成立一個‘平準社’,統籌這建康糧米購銷。”
“官方不再過多乾涉,由各位‘自律’。如此一來,糧價自然慢慢就平穩了。”
“大家覺得如何?”此言一出,在座眾人心領神會。
這所謂的“平準社”,不過是一個合法的價格同盟,和市場壟斷組織!
由他們這幾家,掌控了貨源和渠道的巨頭來“自律”。
米價最終定在多少,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王國寶這是,在用官方背書,換取他們的支持,和對市場的控製。
同時將平息米荒的“功勞”,攬到自己身上,進一步打擊謝安。
“王中書此策,老成謀國,我等必定全力支持!”糧商們大喜過望,紛紛表態。
王、庾兩家的代表,也交換了一個眼神,微微點頭。
隻要謝安的土斷停止,他們的利益,就能得到保障。
由王國寶出麵,收拾局麵,順便打壓政敵,正是他們樂見的結果。
一場赤裸裸的利益交換,在秦淮河的槳聲燈影中達成。
百姓的饑腸轆轆,成了這些權貴豪賈們,討價還價的籌碼。
王國寶誌得意滿地,看著眼前景象。
利用米荒,他既討好了世家大族,又拉攏了豪商巨賈。
還在皇帝麵前,彰顯了自己的“辦事能力”,更進一步將謝安逼入牆角。
他仿佛已經看到,謝安在內外交困下步步退讓,而自己的權力之路則愈發平坦。
畫舫之外,秦淮河水靜靜流淌,倒映著兩岸的璀璨燈火與無儘黑暗。
如同這建康城一樣,浮華之下,暗流洶湧,深不見底。
士族的反撲,與權奸的勾結,正將這帝國的根基,一點點侵蝕殆儘。
本章完)
喜歡漢障不臣土請大家收藏:()漢障不臣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