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
劉徹凝視著扶蘇——
那位率軍返回鹹陽、毫不猶豫斬殺使臣的太子,輕輕點了點頭。
“還算勇氣可嘉。”
“要是曆史上的扶蘇,能有這麼一股狠勁,或許大秦未必會敗得這麼快。”
“甚至連高祖的基業都可能不會成就。”
劉徹隨口道,語氣平淡。
前一個扶蘇死得讓他頗為不快,連看都懶得多看一眼。
眼前的這個,倒是有幾分他喜歡的樣子。
他將視線轉向自己的兒子,太子劉據:
“你要好好看看。”
劉徹的話語帶著一絲沉重的提醒。
“有時果斷出擊,方能應對局麵。”
“但我並不是在讓你叛逆。”
“僅僅是盲目的軟弱和過度仁慈,注定是無法立足的。”
劉據聽著父親的告誡,點了點頭,小小的腦袋頻頻響應。
“明白了,父皇!”
“果斷時,便一定要果斷!”
劉據突然眼睛一亮,似乎突然頓悟——
這不就是扶蘇在為自家清君側嘛!
這不是叛亂,而是打擊朝廷中的奸佞!
他不禁掃過劉徹身旁,心中一動——
轉而低下頭,默默地思索:
目前父皇身邊,貌似並沒有那種肆意橫行的奸臣吧?
……
大唐。
李建成望著扶蘇果斷撕毀矯詔、率軍行清君側之事,震驚得幾乎站了起來。
這不是……壞了?
二郎他……也該不會這樣做吧?!
他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額頭沁出冷汗。
作為大唐的軍神,天策上將——
二郎的威信可謂如日中天,指揮著一支精銳的軍隊。
若是自己繼續逼迫他,二郎是否也會像扶蘇一樣,毅然謀反呢?
二郎在軍中的號召力無可匹敵。
何況他麾下的將領,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也都是非同凡響。
若是自己對他過於強硬,二郎會不會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像扶蘇那樣自保?
“不至於,不至於……”
李建成焦慮地低語,隨後緩緩坐回座位。
父皇的健康狀況尚佳,自己作為太子,也沒有明顯的疏漏,二郎不可能有借口謀反。
“他若真敢做這種事,那就是負擔了殺兄的罪名啊!”
他不禁自我安慰——
那些史官定會將此事載入史冊。
這種大罪將成為他永遠的汙點,名譽徹底毀掉。
二郎應該不會犯這樣的錯誤。
……
此時。
李世民,則斜倚在龍椅上,凝視著天幕中的一切。
他對扶蘇的做法倒是表示理解。
若非生命危在旦夕,又怎會做出如此抉擇?
當年,大哥和四弟不斷施壓,逼得他不得不選擇反擊。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他麾下那群忠臣的助力。
達到他如今的位置,許多事情並非他想做與否的問題,而是他被逼不得已的選擇。
李世民心知肚明,他有著自己的私心。
誰不想成為帝王呢?
而且,他覺得自己有能力做得更好,繼承大統,才是大唐最正確的選擇。
若沒有這種野心與決心,他又怎會發動玄武門之變呢?
“當斷則斷。”
“要是扶蘇和蒙恬有求生之願,能活下來,便隻能走這條路。”李世民低聲說道。
身旁的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都默不作聲。
他們是當年玄武門之變的親曆者,心中都明白,這是形勢所迫,彆無選擇。
但那一事件,無論如何,始終是李世民的汙點。
這些臣子們,自然不願多提。
……
李承乾注視著扶蘇的舉動,眼神若有所思。
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