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太子地位,是真到了懸崖邊上了。
“清君側……”
李承乾冥思苦想。
可父皇身邊竟無奸臣之流……
“既然不能誅奸佞,那我能不能除……”
李承乾目光驟然一凝。
他之所以陷入危局,不就是因為魏王得寵嗎?!
自己無奸可殺,難道兄弟也不能動?
父皇膝下雖子嗣眾多,可有資格問鼎者,不過三人!
隻有李承乾這個嫡長太子,以及青雀和稚奴!
他們三人,皆為長孫皇後所出!
若將青雀、稚奴一並除去。
那皇位之爭,不就落在他身上了嗎?
何況父皇不也是這麼走上帝位的?
將長兄和四弟除名,自己登基稱帝!
“我這個主意,會不會太激進了?”
李承乾重重吸了一口氣。
……
洪武時期。
朱元璋同朱標、諸皇子與朝臣,一同看完了改編後的劉據之事。
“老夫就說嘛,父子之間哪用弄到那種地步。”
“漢武帝和太子劉據,不過是彼此不明對方心意罷了。”
“若能說清,其實也就一場誤會。”
“………”
朱元璋對漢武帝的布局表示敬意。
為了兒子的未來,真能狠下心來鏟除障礙。
但他隨即轉念一想。
也虧得朱標鎮得住那些朝中文臣與淮西猛將。
若他的繼承人扛不起這個擔子……
朱元璋心頭冷哼一聲。
怕是他也會毫不猶豫揮下屠刀,為太子開路,好叫其安穩登基。
免得一朝君位,卻掣肘四起。
“父皇所言極是。”
“父和子之間,應無話不可講。”
“隻是漢武帝做得,未免太過。”
朱標對武帝之舉略感苛烈。
原本幾個人頭的事,卻非要掀起腥風血雨。
不過想想也能理解。
那是武帝對形勢失了掌控。
若當初布好棋局,也許殺幾個家族,便可安撫眾議。
哪至於巫蠱風波讓幾萬百姓枉死。
朱標不禁歎息搖頭。
而旁邊的朱棣等皇子,神情顯得無所謂。
畢竟皇位之爭跟他們關係不大。
再說了。
皇兄和父皇關係那叫一個鐵。
怎麼會像漢武帝父子那樣分裂反目?
他們這些弟弟,踏實做個王爺也挺好。
朱元璋目光一掃,見諸皇子沉默無語,臉色一沉:
“你們怎麼都不作聲?”
眾皇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仍無人應對。
最後還是朱棣挺身開口:
“漢武之事固可為鑒,但絕不會出現在父皇和大哥之間。”
“這點上,武帝不如咱父皇。”
朱元璋聽到這話,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欣慰笑意。
……
永樂時期。
朱棣揣摩著“父子互不相知”這幾個字的分量。
漢武始終以為劉據是個軟蛋。
但那劉據,不過外柔內剛,實則承繼了武帝的剛烈!
所以在遭江充、蘇文陷害時,立馬揭竿而起。
改編後的劉據做得更乾脆利落。
識破其中政治玄機,以雷霆之勢清除奸佞,並親自麵聖,一舉化解風波!
朱棣抬眸望向自己的三個兒子。
他真的了解他們嗎?
他首先望向大兒子朱高熾那肥胖臃腫的身形。
朱高熾的確體質虛弱,未能繼承他的武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