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刺殺未果,李承乾便起了先發製人的心思。
他準備重演一次“玄武門事變”!
模仿當年父皇登基的路,一舉奪下大唐權柄!
他召集了一批忠於自己的親信。
其中既有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杜如晦之子杜荷——
也有薛道衡、劉洎、王辯、張道源等太子幕僚。
李承乾與眾人詳談行動全盤細節。
最終,他們把日期定在四月初六。
這日恰逢李世民生日,太極殿將設宴祝壽。
而李承乾等人正準備在那天趁亂起事,篡奪皇權。
打算宴會散席之後,趁李世民返回寢宮途中,突襲太極殿,行刺皇帝及其隨衛。
“從此地到太極宮,僅隔二十步!”
“我們能隨時攻入,但我不清楚,你們是否真心與我同進退!”
李承乾的眼神冷冽,望向東宮聚集的眾人。
“殿下之誌,我必相隨!”
“願與殿下生死與共!”
眾人紛紛表態。
“好!!”
李承乾神情堅定,當即率眾歃血為盟。
……
太極宮中。
杜如晦原本隻是圍觀者。
結果竟發現那瓜落在了自家頭頂。
因李承乾謀逆之人中,赫然有其子杜荷!
杜如晦猛然抬頭,臉色驟變,神情緊張。
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人也齊齊望向他。
李世民神情凝重,盯著畫麵中的東宮圖像。
他的目光一一掠過那些參與者的麵龐。
隨後看向杜如晦,後者神情慌張,欲要解釋。
“不必多言。”
“天幕所示,屬未然之事。”
“朕不會因未來之患而責罰無辜。”
即便知曉親子參與謀逆,李世民依舊沉穩。
隻是內心深處,難免失落。
雖說皇帝如此寬厚,杜如晦卻仍舊難安。
謀反乃大罪!
一旦事發,子涉其間,焉能善終?
“繼續看。”
李世民低聲吩咐。
他想了解此變局的終局走向!
是否皇宮之內,將再度血染金階?
李世民暗自思忖。
若李承乾真已下定決心,那便隻能以鐵血鎮壓。
宮廷之內,必掀腥風血雨。
東宮之中。
李承乾也在默默聆聽“自己”與眾人的部署。
他暗自頷首。
整體計劃縝密,部署也尚可。
若按此方向推進,成功機會不低。
“可結果,我終究失敗……”
“到底錯在何處?”
李承乾陷入苦思。
即使漢王、齊王失誤,影響也不會太大。
三路並進,計劃仍有回旋餘地。
“父皇身邊有尉遲敬德等猛將,是否突圍成功?”
他蹙眉深思。
……
眾人皆在揣測,政變會如何發展。
李承乾籌謀細致,處處周到。
可結局,卻依舊是敗局一場。
無數目光,齊聚天幕。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