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
與始皇、武帝忙於政務不同,李世民沒有急於著手國事變動。
畢竟目前大唐並無大患。
真正棘手的,隻剩太子的繼承問題。
廢立之間,李世民始終難以下定論。
他曾猶豫萬分,卻遲遲未能果決。
但看完天幕展示的視頻後,李世民內心再度動搖。
或許,承乾仍有繼續擔任太子的可能。
“你們覺得……朕是否應和承乾坦誠談一談?”
他壓低了聲音,向身旁眾臣詢問。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相互望了一眼。
隨後,房玄齡發聲道:
“若陛下能與太子重歸父子情誼,實乃上策。”
“此前,臣也未曾讚同廢儲之議。”
“………”
房玄齡心中所願,乃是避免更換太子。
若實在要動,那便要提防太子因失勢而起異心。
曆朝曆代,太子之位關乎國之根本。
一旦決定儲君之位,權力格局便已形成。
若輕率更易,勢必牽連甚廣。
即便太子本無二心,也難保事態不會激化。
“嗯。”
李世民輕輕點首,心中已有計較。
他也下定決心,要與承乾攤開說明。
……
東宮。
李承乾坐於殿中,神色低沉。
他相信父皇已知他謀反的心思。
那麼此刻,父皇必正在與群臣商討,如何裁斷此事。
是立刻廢黜,還是另有打算?
他不得而知。
“最終父皇選了稚奴為繼承者。”
“難道真會將我逐出東宮,讓稚奴接任?”
他默默揣度著父皇的心思。
昔日他與李泰爭鋒,最後卻便宜了稚奴。
儘管李泰也未能成為太子,但這讓他內心稍感安慰。
不管你再怎麼討好父皇,太子的位置你依然無緣。
“唉……”
終究千般思緒,凝為一聲低歎,回蕩在宮殿之中。
……
大明。
眾多皇帝中,唯有朱元璋尚未有所行動。
始皇、武帝、太宗幾位皇帝皆從天幕之中獲得未來的信息。
唯獨老朱,毫無所得。
他自然也無從做出任何前置安排。
“那位彈幕顏色呈現幽黑的帝王,為何一句不說?”
“也不知他是哪個年代的皇帝。”
老朱望著天幕,略帶慍怒地自語。
“可能他是個性格嚴謹之主,對天幕之事過於慎重,所以才選擇沉默。”
朱標在旁推測道。
“哼。”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顯出不快的神情。
“也不知咱們朱家的天下,究竟能傳幾世幾代。”
“難不成要比漢唐還短?”
他內心最在意的,就是這個疑問。
“世上沒有永不衰敗的王朝。”
“咱們朱氏江山,也不可能永久不衰。”
“但隻要每一代皇帝各儘其責,朝代自然能夠長治久安。”
朱標麵對這個問題,心態更加平和。
若說皇權可以千秋萬代,那終究隻是幻想美談。
強如盛唐,也難逃衰亡結局。
“這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
“隻要後人都能安分守己,自然不會出岔子。”
“我們這一輩人,絕不會出紕漏。”
朱元璋對自己掌控的局麵,還是挺有底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