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四位“冤種太子”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時——
原本還在沸騰的彈幕,頃刻間冷了下來!
空氣中多出幾分異樣的凝滯感。
李世民微歎一聲,手掌輕敲著膝蓋。
老朱啊……
我早說過,你這話可不能亂問的啊!
你偏不信!
當初我也問過類似的問題,差點就翻了車!
然而此刻,李世民一邊替老朱揪心,一邊卻覺得心中那股鬱結也緩了一些。
原來明太祖也沒能將太子之事善終?
這麼一看……
無論是始皇、漢武,還是他李世民,甚至朱元璋,誰也彆說誰!
大家都一樣是“千古一帝”的水平線罷了。
而始皇帝、漢武帝等皇帝也沉默無言。
他們對朱元璋的過往多少已有了解。
在這眾多皇帝中,朱元璋開局最苦!
而他最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他那個太子朱標。
甚至連核心班底都和太子共用,隨時準備交出皇權。
可如今,朱標竟也被列入“冤種太子”了?!
“既然朱元璋如此托付大權於朱標,為何他也未能善終?”
始皇微微蹙眉。
扶蘇思索之後道:
“莫不是如父皇那般,聽信讒言,猜忌太子?”
“朱標雖未登基,卻權重一時,極易引起嫌隙。”
始皇卻搖了搖頭。
“此人雖粗中有細,語氣間藏鋒,心狠手辣之極也。”
“能瞞過他?怕是沒那麼簡單。”
“此事多半另藏玄機!”
這些帝王雖隔著天幕坐而論道,表麵謙和,心裡卻暗藏較量。
作為始代皇帝,信息積累遠不如後人。
但這段時間,他也觀察出些許門道。
他注意到朱元璋的殺機,比所有人都濃!!
這般煞氣之下,朝臣誰人不戰戰兢兢?
想要欺上瞞下,幾近癡人說夢。
若稍有不慎,輕則流血,重則屍橫遍野。
……
漢武帝也對此亦有同感。
“這朱重八,看似不拘小節,不講排場,其實深藏機鋒。”
“以乞兒之身登基稱帝,談何容易?”
“若非深謀遠慮,如何定鼎山河?”
“但朱標怎會也落得個‘冤種太子’的評價?”
而趙匡胤雖不太了解明朝事。
但這種“冤種太子”的天幕啟示,於他也有裨益。
即便尚未立儲,如何教養與輔佐太子,同樣是他日後的難題。
這些畫麵,或能供他參考。
……
大清。
康熙自然也對朱標有所了解。
他雖出身滿洲,卻數度親至明孝陵祭拜,儀禮隆重,三跪九叩不曾怠慢。
此舉一為傳承正統,二為安定民心。
曆朝更替,皆是如此。
因此,對於朱元璋與太子朱標的事跡,康熙頗為熟悉。
“孝康皇帝朱標……的確是賢明之選,唯獨壽數不長。”
他輕聲感慨。
隨後目光一斜,看向自己那位不爭氣的兒子,不由得暗自唏噓。
此子命是長了些,性子卻叫人失望。
……
當下觀看天幕的大明皇帝共有三位:
太祖朱元璋、永樂朱棣,及道宗嘉靖。
當畫麵浮現朱標之名,奉天殿內頓時陷入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