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得知霍去病早卒之訊時,他便憂心難安。
因此早早便傳詔,命霍去病即刻返回長安,以防意外。
“大將軍與冠軍侯現在抵達何地了?”
漢武帝忽而出聲詢問。
如今既已知曉未來禍因,自然不能讓愛將步入覆轍。
……
大唐!
李世民神色凝重:
“實屬可歎。”
“曆朝曆代的儲君之中,從未有人如朱標這般權勢滔天。”
“身為太子,卻能代天子施政、令行天下。”
“雖未登基,實則已是半個天子。”
“未曾想到,竟也難逃這命定的命數……”
李承乾麵色複雜,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他對於朱標的際遇,確實懷有幾分羨慕。
朱元璋對朱標的信任毫無保留,從未動搖分毫。
單就這一點而言,哪怕是他自己的父親,也遠遠不及朱元璋這般堅定!
朱標不僅得其父寵信,更在眾皇子中享有極高威望。
那些皇兄弟對他皆是由衷敬服,不帶半點虛偽。
李承乾心頭百感交集。
朱標究竟是憑什麼,能與親弟們相處得這般融洽?!
為何那隻青雀偏偏處處作梗?
竟還妄想染指我的東宮之位!
李承乾苦思不解,作為兄長,他與朱標一樣,都是長子。
難道是自己哪一步走偏了?
可他旋即自我寬慰。
人常說,兄長如父。
既然如父,那為兄者豈會有錯?
錯的隻能是那青雀那廝。
我行得端坐得正,問題肯定出在你身上!
可恨的青雀!若非你處心積慮設局,我又怎會命懸一線?
李承乾側目望向李世民,暗自寬慰。
幸而此刻父子間關係如初,不再生隙。
……
大清!
看完那段關於朱標的畫麵後,
康熙,這位大清的皇帝——
發出一聲悠長的歎息。
他瞥了眼太子胤礽,眼神複雜。
皆是儲君,為何天壤之彆?
倘若朱標是我的繼承人,我還需夜不能寐,擔憂儲位不穩?
你啊,還不如早點撒手算了……
有樣學不來,還偏挑錯的學!
……
永樂時期!
朱棣心頭一緊,額角竟滲出了汗。
重睹兄長之影,令他五味雜陳。
大哥雖已逝多年,思念卻從未遠去。
若兄長長命百歲,皇位怎會落到那沒本事的朱允炆頭上?
靖難之戰,也許壓根不會發生。
可曆史沒有回頭路可走。
“大哥……”
朱棣低語,語氣中藏著懊悔與痛楚。
縱時光遠去,那位仁厚溫和的兄長依舊活在他記憶深處。
那段兄弟情誼,是他再也觸不到的溫暖。
可最令他憂心的,是光幕最後浮現出的名字。
連他都被點了出來,事情已難掩蓋。
父皇若不瞎,自然早已心知肚明!
“父親……”
朱高熾語氣遲疑,終是開口道:
“既然紙包不住火,何不趁此機會,向祖父坦陳一切?”
朱棣還未答話,金豆子卻跳了出來:
“怕個啥!”
“反正都做了,就彆怕彆人知道!”
“若非那大侄子咄咄逼人,我們又怎會兵起靖難?”
“歸根結底,也不能全怪爹你!”
“祖爺爺若知真相,一定會理解你的處境。”
朱棣聞言斜睨這跳脫的兒子一眼,心中苦笑。
理解?
怕是隻會送我那柄傳說中四十米長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