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頭一軟,一絲父子之情悄然浮現,壓下了那狂躁的怒意。
自己,確實太急了!
太子的死訊傳來,他一時心神大亂,難免失了分寸。
但老大是兒子,老四又何嘗不是?
一旁的朱標也走上前,出聲勸道:
“父皇,此事恐怕未必如表麵那般簡單。”
“孩兒相信老四,斷無加害於我之意。”
“更不可能有謀逆之圖。”
朱標看了朱棣一眼,眼神複雜莫名。
他心裡,也曾起過疑問。
畢竟天幕視頻提及藩王中,僅點名了燕王。
其中的暗示已足以令人疑竇叢生。
換作旁人,也難免心生懷疑。
可朱標最終選擇相信與自己自幼一起長大的弟弟。
朱棣雖頑,卻有底線。
他斷然做不出弑兄篡位之事。
聽見大哥為自己出言辯護,朱棣鼻頭一酸,眼眶頓時泛紅。
兄長啊!
我的好兄長!
此刻朱標開口,其分量遠勝自己千言萬語。
朱元璋聞言,沉思良久,終是點了點頭。
他隨即向那不遠處的錦衣衛揮手,示意他們暫且退下。
朱棣看著那些錦衣衛如潮水般退去,才稍稍鬆了口氣。
然而老朱那低沉的嗓音卻又傳來——
“老四,我願信你。”
“但你最好與此事毫無乾係。”
“否則……連為父也無力回天!”
朱棣的臉色再度發白,卻強忍著心中的震顫,堅定地點了點頭。
他抬起頭,目光緊張地望向天幕。
可惡的天幕!
你快放下去啊!
最好將事情從頭到尾說個明白!
如今本王的命運,皆係於你一線之間!
儘管畫麵中的朱標已離世,天幕卻仍未終止。
【朱標猝然離世,猶如在紫禁城中炸響驚雷!】
【這道震蕩將會久久回響,動搖大明根基!】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破舊例,越過年長的諸藩,親定傳位於朱標之子朱允炆!】
【此舉表麵是鞏固東宮之權,實則為未來“靖難之役”埋下火種!】
【當朱元璋年逾六旬,於乾清宮前怒捶玉欄之時——】
【或許未曾想到,他親手清除的功臣武將,正是能攔阻燕王兵鋒的最後屏障。】
畫麵轉瞬一變!
朱元璋與皇孫朱允炆並肩而立,群臣跪拜。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嫡孫允炆,於九月十三日立為皇太孫……”
這是朱允炆被正式立儲的場景。
按理說,太子朱標身故,繼位者應在秦王、晉王、燕王諸皇子之中擇一。
可朱元璋卻打破傳統!
或許是因朱標生前太得寵愛,他執意讓朱標之子繼承皇統。
“國本已定,大明永昌!”
眾臣呼聲震天。
群臣高呼之中,燕王朱棣臉色卻變得有些凝重。
朱標死後,朝中不少人認為燕王可為繼承人選。
朱棣心中亦抱過希望。
豈料最終父皇卻另有安排。
當然,朱棣雖有遺憾,卻並無怨恨。
“大哥,這江山本該屬於你。”
“允炆得位,也算是歸於正統。”
“我今後隻願安守封地,護你與父皇江山穩固!”
朱棣的心聲,通過天幕緩緩傳出。
此時的他,尚無奪位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