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方麵對鐵鉉的詐降心生怒火。
另一方麵也對攻城失利感到憤慨,決定使用大炮強攻!
然而,大炮攻城的傷亡實在太過慘烈!
儘管如此,朱棣也沒有時間再拖延。
在炮火的轟擊下,濟南城的防線漸漸瓦解,眼看即將攻破。
就在這時,鐵鉉又使出了一招巧妙的計策。
他指示部下在城牆上掛上幾塊木牌,牌上赫然寫著“高皇帝神牌”五個大字。
當朱棣看到這些神牌時,幾乎氣得爆炸。
那可是他父親的神牌!
如果他現在敢開炮,豈不是會背上一個“弑父不孝”的名聲?
鐵鉉站在城頭,眼神如箭般銳利,似乎在挑戰:
“朱棣,你敢開炮嗎?”
“敢開就開呀!”
朱棣見狀,隻能把怒火咽進肚裡,下令停止炮擊。
接下來的局勢重新陷入僵局。
朝廷派遣重兵擾亂朱棣的糧道——
導致他進退兩難,最終不得不選擇撤軍返回北平。
而鐵鉉與盛庸緊追不舍,最終燕軍慘敗。
朝廷趁機收複了德州,成功逆轉局麵。
自此,靖難之役,朝廷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的勝利。
朱允炆大喜,立刻任命鐵鉉為山東布政使,參讚軍務,隨後更升任兵部尚書。
盛庸也被封為曆城侯,平燕將軍!
……
大明!
“哈哈哈。”
“鼎石果然有才!”
“這種人才,朝廷該好好重用!”
看到自家兒子大敗,老朱心情大好。
什麼兒子?”
“不過是個不熟的逆子罷了。
你這個小子,居然敢憑借北平和整個朝廷對抗?!
朱棣看到這一幕,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無奈。
看到自己失敗,父親居然如此高興?
不過,鼎石這小子確實夠狠,居然用詐降這一招來對付他。
朱棣的臉色有些陰沉。
要不是運氣好,他也許就被鐵鉉捉拿了。
隨著天幕繼續播出畫麵——
靖難之役進入了新的階段。
戰局也逐漸演化為持久對抗。
朱棣似乎失去了所有的好運氣。
在東昌之戰中,朱棣遭遇了慘重的損失。
甚至連他的大將張玉也戰死沙場。
朱棣對此深感痛心。
東昌之戰中,朱棣屢次陷入絕境。
幸得朱允炆發出“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皇令——
才使得朝廷的將士們對他有所忌憚,不敢下狠手。
在這種情況下,捕捉朱棣幾乎不可能,隻能讓他逃脫。
朱棣巧妙地利用這一特權,單騎戰馬殿後,成功脫險。
朝廷大軍對他束手無策。
東昌之戰的勝利極大提振了朝廷的士氣。
朱允炆聽聞戰報後,欣喜若狂。
然而,朱棣一方卻陷入了低穀,損失慘重,士氣低落。
本已處於劣勢的朱棣,此時的處境更加艱難。
不過,他依然沒有放棄。
他的選擇隻有一個:
要麼靖難成功,要麼接受大侄子的清算!
這不僅僅是他自己的命運——
還是所有和他並肩作戰的將士們,以及家人們,也都押上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