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夾河戰勝盛庸之後,朱棣繼續向前推進,準備攻占真定的守軍吳傑。
考慮到攻城之戰難度較高——
朱棣巧妙地設下計謀,誘使吳傑的軍隊出城,向北軍發動襲擊。
吳傑果然中了計,派兵出城作戰。
兩軍在槁城遭遇交戰。
然而,這一戰,燕軍卻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許多燕軍士兵在南軍的火槍與弓弩攻擊下傷亡慘重。
朱棣的帥旗更是被射得滿是洞口,宛如刺蝟。
不過,儘管傷亡慘重,朱棣依然毫無所覺,
仿佛一切都沒發生過一樣,繼續前行。
但不可否認的是,朱允炆在這些戰役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儘管他遠在京都,可是卻憑借一紙旨意,對局勢產生了極大影響。
若沒有他那道聖旨,朱棣早就被徹底剿滅了!
第二天的戰鬥再度拉開帷幕。
朱棣與吳傑在滹沱河邊展開了激烈的對抗。
雙方再次陣型嚴整,紛紛各自部署。
燕軍布陣在東北方
而吳傑的大軍則以西南為陣地。
這一切,對於熟悉戰局的朱棣來說,毫不陌生。
又是那一熟悉的陣型,熟悉的戰鬥套路。
第一天,朱棣憑借大侄子贈送的護甲,率領十餘騎兵,穩步進入吳傑軍營。
他四處巡視,暗中偵察敵軍兵力配置。
第二日黎明,朱棣帶領少數兵力對吳傑三麵發起攻擊,意圖牽製敵軍主力。
同時親自指揮加強東北方的進攻,快速突破敵軍陣地。
然而,吳傑及其部隊迅速組織起強烈的反擊,損失慘重。
正當局勢一度陷入危機之時,一陣神秘的妖風再度來襲——!
這風來得迅猛而詭異,仿佛能把樹木連根拔起。
和之前的妖風如出一轍,來勢洶洶,毫無預兆。
妖風狂卷而來,刮向朝廷軍隊,令人膽寒。
接下來的劇情和白溝河、夾河一戰如出一轍。
朱棣眼見此情此景,不禁心中一喜。這劇情,他實在是太熟悉了!
他趁勢猛攻,燕軍乘風而起,朝廷大軍頓時潰不成軍。
這場戰役的結果異常輝煌,燕軍斬首六萬餘,震動整個天下!
從白溝河到夾河再到槁城,燕軍三度在妖風的幫助下獲勝。
這仿佛是上天在昭示著——
自北平起兵的燕王,才是人間的真正帝王!
這三次勝利不僅為燕軍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優勢。
也悄無聲息地改變了人們的心態。
……
各朝帝王再次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三次妖風來得如此詭異……"
始皇的語氣充滿了感慨:
“如果不是朱棣有著某種妖法,那就隻能說他身上確實有天命了。”
一次、兩次,也許能解釋為巧合。
可連續三次,如何解釋?!
這三次妖風幫助朱棣大獲全勝,始皇不禁相信,這其中定有天命之事。
旁邊的扶蘇沉默不語。
子不語怪力亂神。
然而朱棣接連三次遇妖風之事,又如何能不令人深思?
"或許朱棣才應是大明的第二位得天命的皇帝。"
扶蘇低歎道。
……
未央宮中。
漢武帝眼睜睜地盯著天幕,似乎忘了眨眼。
又是這妖風!
好一陣子,漢武帝才緩緩平複心情,笑道:
“好一個妖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