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情緒平穩之後,漢武帝才再次將目光投向天幕,繼續欣賞起劉邦和始皇的彈幕交鋒。
這一看,嘴角不禁揚起一抹笑意。
不愧是他老祖宗,曾在村口受過“社會毒打”的人,懟人真是毫不留情。
始皇被懟得節節敗退,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
曹魏時期!
曹操卻對劉嬰的悲慘命運漠不關心。
他倒是從王莽的視角中看到了自己。
畢竟如今他以天子為號令,行令諸侯,這與王莽有何異?
在東漢之前,篡權是有完整的“禮法程序”的:
第一步,統領朝中軍政大權,名正言順。
第二步,晉升相國,儀仗特權接連加身,入朝可佩劍,言語無所避諱。
第三步,封為公爵,授九錫,地位超越王侯。
第四步,受封為王,設天子旌旗,儀仗如帝。
最後一步,三讓三辭,順應“堯舜禪讓”之名,登基稱帝。
而曹操自己,早已走完了前幾步。
他之所以沒有登基,並不是不能,而是不屑。
虛名而已,何足掛齒?
“王莽奪權,終究名不正言不順,新朝撐不了二十年。”
“倘若我篡漢……”
想到這裡,曹操神情微黯,心情變得格外沉重。
……
東漢!
漢獻帝劉協正看著天幕,眼淚汪汪。
“朕與那孺子嬰,又有何不同?”
他望著天幕中那個如木偶般的人物,心中充滿了共鳴。
他雖然不像孺子嬰那樣被當牲口養著,可也好不到哪去!
哪天若曹操真要登基,他恐怕也難逃一死的命運!
……
蜀漢!
劉備盯著天幕中播放的畫麵,頓時感同身受,情緒崩潰。
淚如泉湧,哭得不能自已!
“哀哉!獻帝竟遭曹魏奸人所害!”
“若我劉玄德不能扶漢再起,實無顏麵去見列祖列宗!”
“嗚嗚嗚……”
彼時的劉備尚不知劉協尚在人世。
因曹丕登基,世人皆言獻帝已殞,大漢香火斷絕。
也正是聽聞此消息,劉備才在蜀中稱帝,隻為延續漢統一線香火。
眼看大漢衰落,王莽奪權,國祚斷裂——
和當前局勢如出一轍,劉備心中陣陣悲痛。
他深知,唯有效仿光武帝中興之誌,方能重鑄漢室輝煌。
隻是,那一日究竟還遙不遙遠?
“想來高祖此時,必定也是怒火中燒吧……”
劉備腦海浮現出劉邦的身影。
若是老祖宗見了此等亂象,該是何等悲慟?
結果,一抬頭,劉備便看到了自家祖宗正與始皇在彈幕中你來我往——
唇槍舌劍,看上去還頗為暢快。
其他帝王此時也紛紛感歎唏噓。
不論是孺子嬰還是子嬰,嚴格來說皆未真正成為“皇帝”。
他們都未曾受封帝號。
子嬰不過是“秦王”,而孺子嬰也僅是“太子”身份。
雖然後來起義軍象征性地尊劉嬰為帝,那也不過是權宜之舉。
這樣的皇帝頭銜,不過一場鬨劇,史書從不承認!
劉嬰的一生,更像是一個荒誕諷刺的笑話。
生而為太子,卻被養得如同畜生。
成年後愚鈍無知,言語不清,連牛馬都無法分辨。
可這並非他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