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司馬昭分三路大軍伐蜀,鄧艾繞道陰平而入,如神兵天降,直搗成都。】
【諸葛瞻與其子奮力迎敵,血戰沙場,終雙雙戰死。】
【丞相一門,三代忠義,儘皆殉國。】
【而我,卻在國破之際,選擇了投降。】
【一個孤軍奮戰的將軍,哪怕是皇帝,也可以死得其所。】
【但我這個被無數人依靠的君主,卻無法輕言一死。】
【於是,我從昔日之君,變成了洛陽城中的安樂公。】
【每當深夜來臨,我總會默默回憶起丞相的一言一語,那封《出師表》、還有薑維臨終前的密信……】
【可最後,這一切苦楚和回憶,都融進了洛陽茶餘飯後的玩笑話中。】
【此間樂,不思蜀啊。】
【………】
那個曾讓世人心馳神往的蜀漢,就這樣,在劉禪的獨白裡,悄然化作曆史塵埃。
……
大秦時期。
始皇帝的臉色陰沉如水。
這些畫麵看得他胸口發悶。
大漢滅了又複,複了再滅,總有人願意舉旗再起。
可我大秦呢?
才短短三世,便煙消雲散!
這也太不爭氣了吧!
儘管內心不服,但不得不承認——
那個出身卑微的劉邦,確實有些東西。
一個泥腿子出身,竟能創下四百年的大漢基業。
而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個政權即便覆滅後,依舊讓後人前赴後繼,為複國奮鬥終生。
要是大秦也有這等國運和忠誠,哪怕倒下了,也能有人舉起‘複秦’的大旗!
……
漢高祖時期。
劉邦長歎一聲,神情複雜。
“這劉禪啊,也算儘力了。”
“雖說最終未能保住大漢,但你要那玩意兒一直續著乾嘛?”
在劉邦眼中,王朝的興亡本就是天命。
時辰到了,不滅都不行。
你看他始皇,掃六合、定天下,還不是二世就完了?
老劉家能把這江山握了四百多年,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不過看到後世子孫,個個都還惦記著漢室,心裡說不出的舒服。
劉禪最後投降,那也是迫於無奈,他並未背叛。
……
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臉色,總算緩和了幾分。
奸臣誤國的確可恨。
但那些守護漢室的劉氏後人,一個比一個讓人欣慰。
哪怕如漢獻帝劉協,明知大勢已去,也曾努力嘗試自救。
隻可惜能力太弱,難以回天。
至於劉禪,雖然最後走向了歸降之路——
但在漢武帝眼裡,那已經是他能做的極限。
“這劉禪的丞相,確實不凡,是難得的輔國之才!”
哪怕隻是從視頻中看到了隻言片語,漢武帝依舊下了斷言。
當年白帝城中,劉備將幼子托付諸葛亮,言道:
“若可輔之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此話看似留有餘地,漢武帝卻並不覺得劉備彆有所圖。
他是真誠托付,既托付了兒子,也把整座蜀漢江山交到了諸葛亮手中。
縱使掌握朝政與兵權,孔明卻始終不曾起一絲稱王之心。
劉禪登基後,他恪儘職守,鞠躬儘瘁。
尤其那封《出師表》,一紙丹心,流芳百世!
才高八鬥,忠義無雙。
……
曹魏時期!
曹操端坐於大殿之中,眼望天幕中的畫麵,久久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