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文帝削之緩,煬帝削之猛!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亡國之君!_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刷短視頻,帝王集體破防了! > 第104章 文帝削之緩,煬帝削之猛!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亡國之君!

第104章 文帝削之緩,煬帝削之猛!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亡國之君!(1 / 2)

雖然他時常不拘常規地任用賢才,但真正能被發掘的人才終歸有限。

若能將科舉製度加以充分運用,便可為帝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希望。

不過,若想將此製度推行到極致,還需仔細權衡各方利弊。

“確是選才的良策……”

漢武帝沉思良久,喃喃自語。

……

貞觀位時期!

李世民注視著天幕中展現的畫麵,眉宇微蹙,心緒翻湧。

楊廣當年大興土木,苦心孤詣營建東都洛陽,又豈止是為了彰顯皇威或貪圖享樂?

其中更深的原因,是要擺脫關隴勢力的控製。

縱觀古今,遷都皆為大事,沒有哪個帝王會輕率而為。

而楊廣之所以執意東遷——

其本意正是要脫離關隴的勢力範圍,移權東部,重構朝局。

畢竟首都為國家核心,天子之居、群臣之所,決定著權力的重心。

彼時的關隴貴族盤踞三秦,幾乎掌控著中樞和地方。

隋文帝其實早有削弱關隴之意。

但為人持重,終究未敢貿然行動,僅在長安修建“大興城”以試探局勢。

可惜成效甚微。

楊廣卻性格果決,雷厲風行,采取了更激進的措施。

無論是開鑿運河,還是推行科舉,實則都是打破門閥統治的手段。

“大運河貫通南北,促使經濟重心南移,削弱了北方的重要地位。”

“而科舉製度則打破門第屏障,使得寒門子弟得以入仕,削弱了世家對官職的壟斷。”

“楊廣甚至廢除了九等爵中的六等,隻保留王、公、侯三等。”

這顯然是在向關隴舊貴族宣戰。

爵位精簡,意味著權力繼承難度加大,舊貴再難將權勢代代相傳。

李世民透過曆史脈絡,幾乎能預見楊廣下一步的布局。

遷都之後,建立起一套獨立於勳貴之外的行政體係,用以平衡甚至壓製世家勢力。

若將這一過程視作不動刀兵的“削藩”,倒也貼切。

這一策略其實十分奏效,且極具破壞力。

李世民作為過來人,直到登基多年後,才逐步看清楊廣當年的深謀遠慮。

他自己出身關隴,對其中的水深火熱再清楚不過。

不過,與楊廣相比,他的手段要溫和許多。

“文帝削之緩,煬帝削之猛。”

“前者內斂守成,後者意圖恢弘。”

“其意在用東西二都製衡權力,在外則欲重新掌握軍政大權。”

“如此設想雖佳,隻可惜行事過於張揚,民怨四起,終致崩塌。”

太極殿中無人旁聽,李世民也不再顧忌,語氣淡然如常。

他很清楚,大隋的迅速崩塌,既因楊廣急於求成,又因觸動太多既得利益。

尤其是關隴世家被重創後,暗中聯合反撲,導致政權根基動搖。

他李世民當然不必走楊廣的老路。

畢竟,他本就出身關隴。

但身為帝王,如何削弱舊權力集團,始終是繞不開的問題。

科舉的延續,正是他穩妥推進改革的重要一步。

此外,他掌軍多年,麾下大將如李靖等人,忠誠無疑,不必仰賴舊貴族的武力。

因此,他削弱關隴的方式更多采取緩和之策,譬如編修《氏族誌》——

以溫水煮青蛙之法慢慢消解門閥之威。

……

洪武時期!

“此製確實不凡。”

“若推行得當,朝中人才不竭。”

“雖然楊廣在位時奢靡成性。”

“但科舉製度卻是他所留下的一筆真正的利國之策。”

“此舉終結了世家子弟對權力的壟斷。”


最新小说: 福晉有喜:爺,求不約 重啟76:開局拒絕村花,轉身娶她閨蜜 我在棺材鋪裡給人送葬的那些年 撩倒五個獸夫後,惡毒雌性死遁了 重生千禧,我在願望副本當老板 傭兵團的故事 仙尊有點浪 墨策逆世重回 被校花契約後,我成了百變戰力天花板 迪迦:最強反派,從拿捏居間惠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