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其實一直有點不服氣——
他總覺得,論帶兵打仗,他未必就比李世民差到哪兒去!
大唐開疆拓土的輝煌,確實讓人敬佩。
但李靖、李勣這些名將的功勞太重,唐太宗也常仰仗他們。
可老朱心裡想——
我朱元璋手下也不是沒人啊。
常遇春、徐達、藍玉這些將軍,哪一個不是能征善戰?
更彆說天德那樣的猛人了!
說到底,朱元璋本人也不是隻會坐鎮後方的皇帝。
他自己也是從屍山血海中拚出來的真漢子。
說起打仗,老朱可從來沒怕過誰!
朱標從他爹臉上的表情裡,就看出他那股子“不服氣”的勁頭——
就忍不住輕輕搖頭,露出一抹無奈的笑意。
爹啊,這心裡還在和唐太宗較勁呢!
不過,說句公道話,父皇對李世民的敬意那也是發自肺腑。
若不是如此,他也不會親口稱李世民是“秦漢以來第一明君”了。
朱標自己,對李世民也有極高的敬仰。
“後世人敬仰唐太宗,那也是情理之中。”
……
永樂時期!
朱棣雙手插著腰,看著夜空繁星,眼神裡都冒著崇拜的光。
他對於李世民的喜歡,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粉絲”了。
朱元璋敬重唐太宗,朱棣比他爹有過之而無不及。
“倘若能效仿太宗,擴土開疆,治國有方,文武雙全,那才是帝王之極致啊!”
朱棣對李世民的敬仰,倒不僅是因為他戰功赫赫、政績輝煌。
更因為兩人身上有著某種“心照不宣”的共同點——
都是從“不是那麼正統”的位置上坐穩了龍椅。
當然了,這話朱棣是絕不會承認的。
“我可是洪武三十五年合法繼承的皇位!”
朱棣暗暗強調。
李世民雖然登基的方式不那麼規矩。
但人家確實做出了讓後人景仰的成就,把“非正統”變成了“正典範”。
朱棣對這個操作簡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甚至可以說是學得一絲不落。
李世民不去封禪,朱棣就表示:那我也不去。
李世民造了“昭陵六駿”,朱棣立馬來個“長陵八駿”。
李世民寫帝範,朱棣也來一本聖學心法。
當然,朱棣心裡最掛念的,還是那個響亮的廟號——太宗!
“你們幾個混賬仔仔細細聽著。”
“以後不管你們誰繼位,我隻求一件事——老子一定要叫‘太宗’!”
朱棣說這話時眼神淩厲,掃視著眼前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讓他操心。
這事兒,他是真的上心。
“爹!你放心吧,太宗這廟號,非你莫屬!”
小兒子金豆子一臉認真地拍胸脯保證。
朱高熾雖然沒多說,但眼神裡也流露出一份堅定的承諾。
朱棣見狀,嘴角勾起一絲滿意的笑容,輕輕點頭。
“嗯,‘太宗’這事兒,妥當了!”
……
嘉靖時期!
一座靜謐的小道觀中,嘉靖皇帝獨自盤坐於蒲團之上,望著天頂的光幕,沉吟不語。
“將來後人會給朕冠以怎樣的名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