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這極大反差,他獲得了一個廣為流傳的稱號——千古半帝。】
【至於“千古一帝”花落誰家,曆來爭議不斷,但“千古半帝”的稱號,幾乎沒有反對之聲。】
唐玄宗在位數十年,前期政績卓著,後期卻令人唏噓。
論早期政績,他無疑可列入千古帝王之林。
若他在開元盛世最輝煌之時駕崩,或許真能角逐帝王史前三!
偏偏他活得太久,晚節不保。
晚年沉迷女色,昏庸軟弱,放權於奸佞,終使唐室動蕩,盛世不再。
這轉變之劇烈,叫人歎惋不已。
……
貞觀時期!
李世民麵色鐵青。
他原以為李隆基是因英年早逝才被稱為“半帝”。
可現在看來,那“半”字,分明是後期昏庸至極的諷刺!
“開元盛世由他開啟,竟也由他一手終結……”
“原來如此……真是可惡!”
李世民勃然大怒,話語中滿是悲憤。
當年他勵精圖治,為李唐打下堅實根基。
後人李隆基若能守成,繼續發揚光大,大唐或許能再上一層樓。
可他前期有多英明,後期便有多荒唐。
一個黃金時代,就這樣斷送在他手中。
李世民怎能不痛心疾首?
他臉色難看至極,幾欲怒斥。
站在他身旁的太子李承乾亦神情沉重,輕聲歎道:
“的確令人惋惜。”
“若玄宗陛下自始至終都能堅持初心,咱大唐怎會止步於此?”
“終究是昏聵誤國,遺恨千秋啊!”
“大唐從安史之亂開始走向下坡,李隆基……實屬禍國之人!”
李承乾雖時常神遊天外,但看到大唐曾有如此光輝盛世,他心中也隱隱自豪。
可轉瞬之間,眼見這幅盛景被李隆基親手攪亂,他心頭不由泛起煩悶之意。
一旁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也麵色凝重,紛紛搖頭歎息。
李隆基,實在是太讓人惋惜了。
本可憑借開元盛世的豐功偉業,名垂青史,萬世敬仰。
可誰料到他後期昏庸無能,竟將好不容易建立的美譽悉數毀於一旦。
作為貞觀年間的元老重臣,他們心裡更是百般不是滋味!
他們為大唐打拚基業,嘔心瀝血,才鑄就了江山根基。
正是有他們的奉獻,後人才得以迎來開元繁榮!
然而,這一盛世卻被李隆基的失策斷送在半途。
他們的努力,仿佛也被隨風吹散,讓人情何以堪!
……
大秦!
“怪不得後人稱李隆基為‘千古半帝’。”
“看來他們對大唐的中途式衰敗,也是深感惋惜。”
“就連朕也覺得太可惜了。”
嬴政目光幽深,輕歎一聲。
大唐有李世民這樣的曠世明君,又有李隆基這位一度稱雄的振興者。
若能持續光耀天下,那必定能成為千秋佳話、萬古流芳!
可這李隆基,卻將一切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