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朱棣一生最在意的,就是自己這個“太宗”夢。
現在倒好,被他一下子打回原形,還原了曆史最敏感的一頁。
若是朱棣知曉這一切,恐怕真的會翻天!
天幕上的文字繼續浮現:
【好親叔——!】
【朱棣在奪取侄兒建文帝的皇位之後——】
【彼時帖木兒帝國的沙哈魯也兵起西域,篡了自己侄子的王位。】
【朱棣以天下共主身份致信沙哈魯,勸他以和為貴、叔侄團結,不要兄弟鬩牆。於是,世人稱其為“好親叔”。】
嘉靖看到這段介紹,臉色更尷尬了。
——叔侄和睦?
——不殺侄兒?
這不是明擺著反諷嗎?!
關於自己的外號,朱棣原本還挺忐忑,生怕後人給他整點難聽的。
可現在看到那短短幾行介紹,反而讓他心裡鬆了口氣。
畢竟外號這種東西,不求光彩照人,但求彆太丟臉。
從天幕上被點名的那些皇帝來看,外號多、花樣怪——
往往就代表著背後黑料不少,被後人拿來反複嘲諷。
朱棣仔細一看,自己不過是被叫了個:“好親叔”、看起來還算中規中矩。
“沒叫我‘逆臣朱三’那就算不錯了。”
他心裡暗道一聲,終於長出一口氣。
至少在這後世的眼中,自己沒被一棍子打死。
說明曆史評價上,自己這一生還是勉強及格,沒被滿門黑料、按在地上摩擦。
但這口氣還沒緩完,朱棣的臉色突然又黑了下來,眼神死死盯著那三個大字:
【明成祖——!】
“到底是誰乾的?!”
“哪個小兔崽子擅改我的廟號?!”
他咬牙切齒,恨得幾乎要咬碎後槽牙。
這事兒,比外號難聽還氣人。
……
洪武時期!
朱元璋正站在一旁,瞥了一眼那邊臉色難看的朱棣,輕哼了一聲。
朱棣趕緊上前一步,陪著笑臉道:“都是兒臣沾了父皇您的光,取名有遠見。”
朱元璋再次冷哼一聲,沒再說話,眼神重新盯向天幕。
此時的他,心情其實也並不輕鬆。
因為現在盤點的是大明的曆代皇帝!
而他朱元璋,正是這條江山的締造者,開國之君。
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要是自家子孫裡真出了什麼“靖康雙傑”那樣的玩意兒……
那他老朱家的臉,不得被後世人笑掉大牙,踩進泥地?
但下一刻,他看到老四的外號,神情一鬆。
好家夥,居然沒提“篡位”兩個字,也沒明晃晃地把靖難之役拿出來陰陽怪氣。
朱棣雖然是從建文那兒搶來的皇位,可看後世的風評,好像並沒有一麵倒地否定。
說明這小子當皇帝,當得還算湊合,不至於給老朱家丟臉。
朱元璋點了點頭,心中微有寬慰。
可轉念一想,又忍不住低聲嘀咕:
“唉,要是標兒沒早走一步……”
“以他那性格、心地和本事,未必就比朱棣差。”
“要不……朕早點退位也好。讓標兒早點掌舵,說不定能把這天下治理得更好。”
他邊想著,邊看著天幕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