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趁此機會,開始教育扶蘇。
“為君者,不可無嗜。”
“但萬萬不可沉迷其間,忘了治國之責。”
“宋徽宗就是前車之鑒。”
“他終日沉溺於書畫花木,國政無人問津。”
“從而導致北宋國力羸弱,終至金人南侵、靖康奇恥。”
“扶蘇,此事你要時刻銘記。”
宋徽宗,早已成為曆代帝王教育太子的“反麵教材”。
皇帝可以愛好琴棋書畫,但不能把國家當兒戲。
每日沉浸在蟲鬥筆墨之中,不理朝政,最終換來的,隻能是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北宋的結局,實在令人唏噓。
皇族被俘,幾近滅國。
若非趙構在南方力挽狂瀾,宋室早已成為曆史塵埃。
看完趙構那一長串奇葩稱號後,眾帝王一時間沉默無言。
再續這條命?
那不叫延續國運,隻怕是自取其辱。
“父皇教誨,兒臣謹記。”
“為太子者,理當心懷社稷,憂國憂民,豈可沉迷逸樂、不務正道。”
“現如今大泰新立,更需兒臣竭儘全力,協助父皇治國安邦。”
扶蘇低眉順目,態度謙和。
嬴政微微頷首,語氣凝重:
“沒錯。”
“表麵上大秦六國皆平,江山一統,實則人心未附,暗流湧動。”
“若不想重蹈前塵、二世而滅,你我父子皆需竭力圖治。”
“這大秦能否穩固千年,靠的不隻是刀劍,更多的是民心。”
始皇語氣深沉,眼底閃著莫名的憂思。
自從天幕顯現未來真相之後,他夜不能寐,心中始終困惑:
大秦統一天下,刑法嚴明,郡縣製整齊,為何還會二世崩塌?
為何百姓不念太平,反起刀兵?
他反複琢磨,終究找不到答案。
但他心中已有決意——此生絕不容大秦再步後塵!
民心,才是江山的根基!
哪怕他生前無法贏得萬眾歸心,也要為扶蘇鋪平這條路!
若能使天下之人真正認同秦政,那麼大秦絕不會短命而終!
為此,他已決定對部分舊政加以調整。
當年他初登帝位,身處亂世,無前人經驗可循。
他是第一個統一天下的帝王,自然得摸著石頭過河。
無數政策、製度皆是嘗試——得失難料,後果難測。
但如今,有了天幕可觀後世興衰,他已非當年孤身探索的開拓者。
他有信心,借後人之智,行百代之策。
將來,大秦亦可盛極一時,堪比那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
隻是,這份偉業,並非一代帝王可儘。
……
漢武帝時期!
“帝王之道,豈容如此荒唐?”
“勞民動眾,隻為一己喜好,實屬不當。”
漢武帝劉徹坐於龍案之上,語氣嚴厲地訓誡皇太子。
隻不過,他似乎忘了自己當年乾了什麼。
畢竟,他可是將整個大漢的男人們都薅了個遍。
無論你是士族還是百姓,文吏還是平民,隻要有銀子——統統上交!
“皇帝也是凡人,有幾分喜好無可厚非。”
劉據卻低聲反駁,話語雖軟,卻句句在理。
“但前提是——不得損國,不得害民。”
“皇帝並非聖人,反倒往往是最容易被欲望左右的人。”
“因手握權柄,所思所欲皆可實現,欲念更容易膨脹。”
“父皇縱然喜色,終究未誤國政,依舊征戰匈奴,拓地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