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對百姓的疾苦向來上心。
他雖鐵腕治國,卻絕不濫用民力,更不屑為一己之好擾民生。
現在好了,為了幾隻小蟲子,讓整個社會雞飛狗跳。
朱元璋怒氣攻心,直想當場把朱瞻基揪過來,好好訓一頓。
“你說你,好好的皇帝不當,非要在正史裡添這黑筆墨?”
“這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是老朱家祖宗臉上的灰啊!”
朱元璋越想越氣,猛地一擺手:
“老四!進來!”
永樂帝朱棣聽了這聲,臉頓時苦了下來。
爹啊,關我啥事啊?我也沒鬥蟋蟀啊!
……
永樂時期!
禦書房外的太監們一個個悄悄地退遠了。
聽這動靜,裡頭像是打起來了,啪啪聲不斷,間或還有人叫喚,誰惹了陛下?
“怕不是漢王又惹事了吧?”
“可聽著那聲音,怎麼像是太孫的慘叫?”
“太孫不是一向聽話嗎?怎麼也挨揍了?”
不過,太監們很有自知之明。
“咱家可啥都不知道,啥都沒看見……”
禦書房內,朱瞻基正癱坐地上,像隻被揉扁的錦鯉。
剛剛被“爺爺、爹、二叔、三叔”輪番教育了一頓,身心俱疲。
朱棣打他,是恨鐵不成鋼;朱高熾揍他,是望子成龍;
朱高煦純屬報私仇;朱高燧那是看氣氛不對,湊熱鬨的。
連個喘息的空隙都不給,朱瞻基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個假太孫。
朱棣抹了把汗,瞪著他道:
“不錯啊你,蛐蛐都能折騰出人命!”
“皇太孫這個位置,給你真是白瞎了!”
朱棣叉著腰,鼻子都要氣歪了。
朱高煦立馬順勢附和:
“大侄子啊,不是二叔說你,確實乾得不地道。”
“二叔心疼你啊,可也不得不替百姓打你兩下。”
朱棣回頭狠狠瞪了他一眼,朱高煦立刻閉嘴,不敢吭聲。
朱高熾趕緊打圓場,說道:
“爹,打是打了,也算他長記性了。”
“這孩子一向不是歪心眼的人,這次怕是昏了頭。”
“隻要知錯能改,不算什麼大事。”
“他是你帶大的,你最清楚他底子。”
聽到這話,朱棣神情稍緩。
說到底,他對這個孫子還是滿意的,不然也不會親自教養到大了。
正在這時,天幕再次亮起一串標題:
【明英宗——朱祁鎮!】
【外號:大明真男人、草原研修生、大明挨錘王、敲門皇帝、土木關頭牌、大明留守宗、騎豬逃生……】
眾人目光齊齊望去,又是一場大型血壓拉滿的宮廷觀影即將開演。
眾所皆知,凡是外號一多的,事兒就絕對不簡單。
從前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鑒!
隻要是那些被掛了一堆外號的皇帝,最後都沒能躲過曆史的冷嘲熱諷,被釘在恥辱架上曬太陽!
禦書房內,沉默再次降臨。
朱棣望著天幕上一串又一串的外號,眉頭緊皺,最終緩緩閉眼,一臉“完了”的表情。
完犢子了。
看來咱們老朱家,終究還是躲不過這命運的嘲弄。
這些外號聽著就不是什麼好兆頭,壓根不像是讚譽,反倒像是在諷刺。
難不成,老朱家也要徹底淪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