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天幕還沒解釋這些外號到底是怎麼來的,但他朱元璋也不是三歲小孩——
看這外號一個個的樣子,哪有一句好話?
“朱祁鎮……”
朱元璋算了一下輩分,立馬得出結論。
“那不就是朱瞻基那孩子那一輩?”
“行啊,行得很。”
他冷笑出聲,語氣裡儘是陰陽怪氣。
“老四,你這孫子也算養得可以。”
“瞧你這教子有方,一代比一代能‘出事’。”
前麵剛蹦出來一個鬥蟋蟀的天子,後腳就來了個“大明真男人”的皇帝。
你這育兒方式,是不是從‘人才培育’變成‘奇葩養成’了?
朱棣在旁邊剛擦完血跡,汗水又冒了出來。
爺的怒火看樣子又要燒到自己身上來了……
【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明英宗朱祁鎮誕生於皇宮之中。】
【明宣宗為其親取名字,“祁”為燕王朱棣一脈的輩序,而“鎮”則寓意鎮守國家、安撫天下。】
【幼年時,宣宗將朱祁鎮抱至膝上,問道:“若你登基為帝,可保江山安穩否?”朱祁鎮答曰:“可!”】
【又問:“如有人作亂,你敢親征嗎?”他答:“敢!”】
【宣宗聽後欣喜至極,立刻將身上的龍袍玉帶披在他身上,抱他上寶座,眾臣高呼萬歲。】
【宣德十年,宣宗駕崩,年僅八歲的朱祁鎮登基稱帝,尊號明英宗。】
【在由張太皇太後攝政,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輔政,延續“仁宣之治”。】
【正統六年,英宗親政,正式定都北京,結束南京“名義首都”的時代。】
【正統七年,張太皇太後駕崩——】
【三楊因年事已高紛紛辭政,宦官王振逐步掌控朝政,開啟明代首輪宦官專權。】
……
永樂時期!
朱瞻基此刻看著天幕,隻覺腦袋嗡嗡作響。
果不其然……是他兒子。
他感覺自己祖父看他的眼神越來越凝重,雖未動怒,但那眼神中多了一絲失望。
畢竟現在,天幕上展示的還隻是朱祁鎮的前半段人生。
還未到“重頭戲”。
眼下來看,最大的毛病是過度依賴宦官,令王振把持朝政。
不過就這點,朱瞻基倒還不算太驚慌。
畢竟……爺爺當年用的也不都是清流正臣,不也照樣用了些“內官”?
他暗自鬆了口氣,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但願事情彆再繼續往糟糕方向發展了吧……
【正統十四年,瓦剌軍勢洶洶南下侵明!】
【朱祁鎮聽聞瓦剌大軍南侵,非但無懼,反而心生激動。】
【他將此視作展現皇威、建功立業的良機。】
【在宦官王振的極力煽動之下,朱祁鎮決定禦駕親征。】
【他誓要親手擊潰這個曾讓祖宗忌憚的草原勁敵。】
一道視頻驟然浮現於天幕之上。
畫麵中,朱祁鎮身立龍椅側旁,神采飛揚,手指江山,語出驚人——!
“不除瓦剌!”
“焉敢稱帝於世!”
朱祁鎮聲震大殿,回響不絕。
若不是那堆外號作祟,看到此情此景,哪怕是曾見風雨的秦皇漢武,也許都會暗自點頭。
這才是帝王應有的風采!
不是那些南宋皇帝動輒議和的懦弱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