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憲宗:朱見深——】
【外號:深情太子爺、年齡差情緣帝!】
【朱見深是明英宗朱祁鎮之子,兩度被立為太子。】
【在他落魄的日子裡,年長他十七歲的宮女萬貞兒始終陪伴左右,給予溫暖與依靠。】
【登基後,雖未讓萬貞兒為後,但始終專寵於她,使其成為後宮實際的掌權者。】
【明孝宗:朱佑樘——】
【外號:一妻獨寵君、宮中深情帝!】
【終身隻立張皇後一人,從不納妃,在古代帝王中極為罕見。】
天幕之中,又現出兩位明朝的情種帝王。
朱見深與比自己年長十七歲的萬貞兒情深意篤。
在景泰年間,他的太子之位被廢,幾乎無人看好他的前途。
隻有萬貞兒不離不棄,始終守在他身邊。
因此,當朱見深登基後,便隻寵萬貴妃一人。
而在萬貴妃去世不久,他自己也隨之而去。
萬貞兒從少年時便照顧他,幾乎是親手將這個丈夫養大。
單就這段情誼,也堪稱動人。
他的兒子朱佑樘,同樣是個情感專一之人。
身為帝王,他一生隻娶了張皇後,不納一妃一嬪。
縱觀古代佳話,能達到這種程度的,屈指可數。
就連李世民與長孫皇後再怎麼恩愛,後宮中也依然有其他女子。
老朱家再如何鐘情,也難免三宮六院。
洪武時期!
朱元璋看著天幕,笑得合不攏嘴:
“咱老朱家這一點,倒是隨了我。”
“都不是沉迷酒色之輩。”
大明的皇帝裡,情深之人不少。
朱元璋與馬皇後相濡以沫一生,可謂帝王夫妻中的楷模。
從布衣青蔥到龍袍加身,風雨同舟而不棄不離。
在他眼裡,妻子隻有馬皇後一人,其餘不過是傳宗接代的工具。
永樂帝朱棣鐘情徐皇後一生,身後也再未另立皇後;
朱高熾與張皇後情誼如初;
宣德帝朱瞻基更是為孫氏廢掉胡氏。
至於明英宗朱祁鎮的錢皇後,為了替夫祈福,跪斷了一條腿、哭瞎一隻眼。
奪門之變後,朱祁鎮依舊沒有拋棄這位已成殘疾的皇後。
論及寵愛皇後,大明的皇帝們確實有其獨特之處。
而這一切的根源,還得追溯到老朱。
若非他與馬皇後奠定了這份榜樣,後來那般專情的帝王或許就難以見諸史冊。
朱標此時帶著笑意開口道:
“父皇與母後情深意篤,為我們這些後輩做了個好榜樣。”
曆朝曆代,大多數帝王娶妻,不過是為穩固江山權柄,婚姻成了登基的籌碼與工具。
為了防止外戚乾政,曆代王朝都對後宮有所約束。
老朱在創立大明後,為了牢固皇權、壓製外戚勢力,對後妃的出身格外苛刻——
必須必須——是平民女子,絕不可與勳貴世家聯姻。
如此一來,後妃家族便無權無勢,不可能威脅朝廷根基。
也因政治掣肘減少,皇帝的婚姻中多了幾分真情。
或許這也是大明皇帝中“多情種”頻出的原因之一。
“這些小兔崽子,這點還做得不錯。”
老朱的嘴角又掛起了笑容。
畢竟,這也算是老朱家的一個優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