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根本無法相信,這樣的事會發生在帝王身上。
若是他遇到此事,必然立刻血洗後宮!
連皇帝的寢宮都不能保證安全,這天下還有什麼地方值得信任?!
“怪不得明世宗要遷居西苑修道。”
“後宮實在是危機四伏。”
劉徹心中不由歎息。
“這些明代皇帝的死,果然蹊蹺。”
他幾乎可以斷定,自己之前的猜測沒錯——
有人在暗害明代皇帝!
結合明世宗的遭遇,後宮牽涉其中幾乎板上釘釘。
而且明世宗一登基便銳意改革,這必然引起文臣不滿。
會不會是文臣與後宮勾結,共同下手?
劉徹心裡仍有遲疑。
這些讀書人,真有膽子敢動皇帝?
一旦皇帝頻死,王朝動蕩,難道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
不過,此事他無法徹底確認,如今也隻能是推測。
……
貞觀時期!
李世民同樣覺得,明世宗的遭遇,實在匪夷所思。
堂堂帝王,本應有最周密的守護。
可他竟多次在大火中險死,還在後宮被宮女行刺?
李世民這一生戎馬無數,雖說危險常伴,卻也比不上明世宗的處境凶險。
“區區十五六歲的宮女,怎會有如此膽量,明知誅九族的下場,還敢暗殺天子?!”
“必然有幕後黑手在操控。”
長孫無忌聞言,也暗暗駭然。
“皇帝竟在深宮遇刺,此事駭人聽聞。”
皇宮向來是天下最森嚴之地,尋常人連踏進一步都難。
唯有這些宮女,日夜侍奉在側,才有近身之機。
可這些年紀輕輕的女子,真有膽子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不信。
此中必有隱情!
“朕亦是此意。”
李世民輕輕頷首。
若連帝王在後宮都無安身之地,那普天之下,還有哪裡安全?
哪裡還能寄托信任?
“或許明世宗遷居西苑,也與此有關。”
“有意思的是,他的前任明武宗朱厚照,同樣不居後宮,而是躲在豹房。”
“這明世宗也搬離後宮。兩代皇帝的選擇,未免太過巧合。”
李世民目光深邃,隱隱想到劉徹的陰謀論。
難道,這背後真有人在暗害明代帝王?
“若漢武帝的猜測屬實,那這大明的局勢,恐怕遠比我們所見要複雜。”
房玄齡聞言,心中震動。
李承乾則滿臉不可思議。
“真有人敢圖謀帝王?!”
他自己也曾起過逆心,深知要對皇帝下手何其艱難。
何況,皇宮防禦固若金湯,豈是輕易能闖進去的?
當年父皇能夠發動玄武門之變,是因他聲望足夠高,手下又有忠心之士。
若無這些條件,他根本不可能率人突入玄武門。
再說,皇帝的飲食與醫藥,向來有專門的人負責。
禦膳房掌管皇帝的一日三餐,每道菜肴皆有嚴格規程。
每位禦廚完成菜品,都要署上名字,以便責任可查。
在菜肴送往禦前途中,有專門的內侍與宮女護送,確保無半點汙染。
而在擺上禦案之前,必有太監先行試吃,以防毒害。
層層設防,使得想從飲食下手幾乎不可能。
若後宮防禦真如紙糊,能輕易得手,那如今大唐的皇位早就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