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哪裡像急病猝死,分明更像是中毒身亡。
陶仲文的勸誡,其實是在暗示嘉靖——不要過度插手皇子的教育。
這是文官們拚命爭奪了百餘年的權力,皇帝若要染指,必然要付出血的代價。
嘉靖悲痛不已,自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的規矩,徹底放棄了對子嗣的親自教養。
三子、四子交由大臣們撫育,也就是後來的景王與裕王。
有趣的是,這兩位皇子竟然都平安無事,活得好好的。
嘉靖從中汲取教訓,再也沒有立過太子。
嚴嵩支持景王,徐階則暗中扶持裕王。
結果嚴嵩倒台後,景王偏偏在嘉靖駕崩前一年就病逝。
若總結大明帝王想要長壽的訣竅,無非三條:
彆住皇宮,遠離太醫院,離水源遠點。
【隨著明世宗年歲漸長,加之長年服食砒霜、水銀、雄黃、朱砂等丹藥,身體每況愈下。】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戶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痛斥明世宗癡迷長生——】
【不顧父子、君臣、夫婦之情,直言“天下人不知陛下久矣”。】
【又勸若皇帝“幡然悔悟,日禦正朝,與宰相、侍從、言官講求天下利害。】
【在洗數十年之積誤,置身於堯舜禹湯文武之間”,天下即可轉治,萬事皆理。】
【嘉靖震怒,立刻下令:“速拿此人,勿使走脫!”】
【此時司禮監掌印太監黃錦在旁勸道:“此人素有狂名。】
【聞他上疏,自知必死,早備棺木,與妻兒訣彆,家僮也早散儘,他並非要逃。”】
【明世宗默然,將奏疏擱置不發數月,海瑞終被打入錦衣衛獄。】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明世宗薨於乾清宮,享年六十。】
【遺詔立裕王朱載垕為嗣,改元隆慶。】
嘉靖一生幾乎都在與文官集團周旋,曆經暗殺與太子暴亡。
或許正因如此,他性格愈發多疑。
但他也是明中後期唯一能夠壓製文官的帝王。
雖也任用宦官,卻牢牢限製其權力,打破了宦官與內廷的格局,將實權儘握於手。
壬寅宮變之後,朱厚熜遷入西苑,同時分權於群臣。
雖久居西苑,卻仍批閱奏章,隻是鮮少召見臣僚。
他也是明中後期唯一成功將權力深入東南的皇帝。
當年武宗朱厚照欲借寧王叛亂之機掌控東南,未料歸途中失足落水,計劃戛然而止。
而朱厚熜則以倭患為契機,派軍南下。
執政末期,他先剪除了嚴嵩,又開始親理政務。
昔日懈怠多年的皇帝,僅用五年便推行新政,為後來的萬曆中興奠下基礎。
隻是他終究沒能逃過海瑞的犀利上疏。
那篇《治安疏》讓他氣血上湧。
可他最終沒有斬殺海瑞,反而將這位直臣留給了後世。
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壽終。
這個修道、嗑丹的帝王,竟成為明中後期最長壽的皇帝,
在位時間僅次於孫子萬曆,居第二位。
……
嘉靖時期!
精舍之外,嚴嵩、徐階、高拱等人望著天幕,神情雖平淡,心底卻早已驚濤駭浪。
天幕所示,明世宗將在嘉靖四十五年去世。
而今離那一年已不遠——大明的天將要變了!
更驚人的是,繼位之人正是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