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心緒翻騰,方才那點傷感早就拋之腦後。
他現在就想看看,這小子究竟乾了什麼,竟能博得這麼個名聲!
精舍外。
高拱等人原本暗暗歡喜。
從天幕透露的信息來看,裕王將要繼承大統,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裕王若登基,他們這批和裕王關係密切的臣子,自然也會前途光明,不再受嚴黨的壓製。
可惜喜悅尚未持續多久,新的天幕畫麵便亮了出來。
一看見朱載垕那些外號,高拱等人心頭皆是一沉。
糟了!
這豈不是要影響裕王在陛下心中的形象?
甚至可能讓陛下改變主意,不把皇位傳給裕王?!
那可就麻煩了!
眾人心情,從高山直墜穀底,僅僅轉瞬之間。
高拱等人不禁憂心忡忡。
萬一裕王繼承不了,那就輪到景王。
可景王若是即位,對他們絕對不是好消息。
要不要……提前設法除掉景王?
如此一來,皇位就隻能落在裕王身上!
相比他們的惴惴不安,嚴嵩父子心中卻是喜不自勝。
嚴黨與裕王素來不睦,如今裕王的名聲竟然如此不堪!
那他們便有充分理由去勸諫陛下更換儲君人選。
這事兒,倒真有可能峰回路轉!
【明穆宗·朱載垕,大明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之第三子。】
【此人夾在兩位超長待機的皇帝之間,自身在位僅六年,存在感極為稀薄。】
【其父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獨攬大權,是明朝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帝王,同時也是第三長壽的皇帝!】
【其子朱翊鈞,年號萬曆,在位四十八年,乃明朝在位時間最長之帝。】
【明穆宗朱載垕正好處在這二人中間,又因在位時間過短,因而被稱為“明朝小透明”。】
【……】
要論大明皇帝的名氣排行,隆慶絕對排在末流。
他父親嘉靖與兒子萬曆,皆是超長待機,名氣之大,僅次於朱元璋、朱棣。
一個是天生的權術高手,坐鎮西苑修道,把朝堂整得如同養蠱,留到最後的都是蠱王。
另一個則開創了真正的“君主離線製”,釘釘消息不讀不回,擺爛了三十多年!
這兩人的熱度,遠非隆慶可比。
至於隆慶,既因在位時間太短,僅六年,又因其母不得寵,非嫡長子,深不得父愛,自幼便與嘉靖少有見麵。
沒多少父子情分,使得他性格鬱鬱,不似其他皇帝那般折騰。
於是,隆慶自然而然就顯得默默無聞了。
隆慶存在感之所以稀薄,是因為他的父親和兒子都過於耀眼。
按理說,朱載垕根本沒機會登基。畢竟他前頭還擺著兩個哥哥。
無奈天命弄人,大哥剛出生不久便夭折,二哥雖然三歲就被立為太子,可十四歲剛出閣讀書,第二天就猝然病故。
嘉靖駕崩前一年,景王也離世。八個兒子裡,最後就隻剩下朱載垕這麼一根獨苗!
即便嘉靖帝再不情願,皇位也隻能交到隆慶手上。
然而,世人對他普遍不看好。
性格怯懦,遇事能避就避,能推就推。
更離譜的是,他在禦前回答大臣奏對時,經常語塞結巴,場麵極其尷尬。
為避免出醜,內閣乾脆提前替他批好奏章,再整理成冊交給隆慶。
他則一字一句死記硬背,第二天早朝再“原封不動”背給群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