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偏偏要瞎修,結果大明這輛車徹底報廢。
換了老朱親自來,也未必能救回來。
然而,萬曆和嘉靖以及之後那些“不上朝”的皇帝,又不一樣。
萬曆是真心擺爛。
國本之爭傷透了他的心,他便一躺到底,徹底消極怠工。
儼然進入“本人已死,有事燒紙”的模式。
嘉靖好歹像個導師,不開組會,但你發郵件他還會回,時不時還會叫學生來彙報,甚至指點迷津。
要知道,他是大明中後期唯一能憑一己之力壓製宦官,完全駕馭內閣和士大夫的皇帝。
在他前頭,有王振、汪直、劉瑾;在他之後,有馮保、魏忠賢。
唯獨嘉靖一朝,宦官沒能登上權力的舞台。
可萬曆比他爺爺離譜多了!
不僅不開組會,而且徹底失聯!
郵件一概不回,學生的開題、中期、答辯材料從不簽字,甚至乾脆不招生。
更嚴重的是,他連官員任命也懶得批,朝廷的重要職位長期空缺!
這已不是單純的“不上朝”,而是整個係統徹底死機。
奏章如雪片般送上去,他全都塞在抽屜裡,不批、不理、不處置。
他拒絕履行皇帝的權力,也不肯補任高官。
十幾年來,就靠寥寥兩三人支撐著內閣和九卿的運轉。
大明這台國家機器,就此陷入低能耗運轉。
這其實是萬曆有意在惡心大臣。
不過話說回來,他也並非什麼都不乾。
他隻對兩件事上心:其一是搞錢,其二是打仗。
於是,萬曆三大征,就是在這種“皇帝擺爛、朝廷躺平”的氛圍下打完的。
說到底,即便萬曆整日不理政務,他依然能通過某些渠道,牢牢把控著國家大勢。
……
洪武時期!
“簡直胡鬨!”
老朱得知萬曆三十年不上朝,氣得一巴掌拍在龍椅上!
他指著天幕,怒聲咆哮:
“就因為國本之爭輸了,就跟臣子們置氣?!”
“咱朱家人裡頭,怎麼出了這樣一個沒出息的孬種!”
在老朱眼裡,萬曆就是懦弱。
國本之爭的實質,他自然看得一清二楚。
說到底,不就是朱翊鈞和那幫大臣們鬥氣嗎?!
鬥了幾十年,始終沒鬥贏。
輸了就輸了。
堂堂一國之君,怎麼還能鬨情緒?
“掰不過,不會繼續鬥嗎!”
“這小子居然敢三十年不上朝!”
“那麼多奏折,全都擱在手裡不發!”
“官缺一大堆,也不補!”
“你說說,這像話嗎!”
老朱是真被氣透了。
他回想曆代大明皇帝,縱然有人昏庸,甚至還有像堡宗那樣把江山拖進險境的。
可無論如何,那些人起碼還在治理天下啊!
唯獨萬曆,與他們完全不同。
這是徹底擺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