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
太子朱常洛正在慈慶宮小憩。
忽然,一個名叫張差的男子,手持木棍闖入。
他連續破開兩道宮門,見人便打。
眼看就要逼近太子寢殿,宮中侍衛們這才反應過來,將其製住。
經過層層審訊,張差吐出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原來在一個月前,身無分文的他遇見了兩名太監,一個叫龐保,一個名為劉成。
他們領著張差到慈慶宮門口,遞給他一根木棍。
“隻管闖進去,見人就殺,務必要取了那個身穿黃袍小爺的性命。事成之後,賞你三十畝地!”
麵對這誘人的條件,張差愚蠢地答應了。
結果顯而易見。
朱常洛安然無恙,張差的三十畝地更是化為泡影。
大明儲君若真能這樣被輕易殺死,那才是荒唐至極。
哪怕萬曆再如何冷落朱常洛,他依舊是正統太子啊!
至於張差這種稀鬆的謀殺手段,簡直讓人懷疑他哪來的膽子。
更匪夷所思的是,幕後牽扯出來的龐保與劉成,居然都是鄭貴妃身邊的親信!
一時間,鄭貴妃成了眾矢之的,被罵聲淹沒。
至於鄭貴妃是否真參與了這場“梃擊案”,至今無從考證。
隻知道她憑借“三分哭、七分鬨、十足演技”,再次贏得了萬曆的信任,安然脫身。
萬曆甚至暗示她:“此事唯有太子能救你,你去求他吧!”
不久之後,鄭貴妃淚如雨下,跪在朱常洛麵前。
太子一時心軟,竟認同了她的說法:這樁刺殺案,從頭到尾都是張差一人所為!
最終,張差被判淩遲,龐保與劉成也莫名其妙死在刑部獄中。
轟動天下的刺殺太子案,就此草草收場。
這便是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梃擊案。
案發之後,鄭貴妃的權勢遭到削弱,世人輿論亦一邊倒地指責她與福王。
迫於形勢,明神宗朱翊鈞不得不放棄立福王為太子的打算,將福王打發出京,就藩而去。
至此,長達十餘年的國本之爭,才終於落下帷幕。
朱常洛的太子之位更加牢固。
然而,這案子疑點重重。
鄭貴妃真是幕後主謀嗎?
若真是她,其手段和智謀未免也太低劣了。
作為萬曆數十年來最寵愛的女人,不至於蠢到如此地步吧?
若真想除掉太子,難道不是有更隱秘、更有效的辦法?
何必讓張差提著一根木棍直闖宮門?
若換成刀刃,不更直接?
……
大秦!
“嗬,這大明宮廷還真有趣。”
“皇宮之內,竟然能出現這種荒誕的刺殺。”
“堂堂太子,居然險些死在小人物的木棍下。”
始皇失笑,覺得這大明的戲碼越來越精彩。
帝王早逝也就罷了,如今連儲君都命懸一線。
“這鄭貴妃也太急切了。”
“為了讓福王繼位,居然想到這種蠢計。”
“一旦敗露,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扶蘇搖頭歎息,覺得鄭貴妃智商堪憂。
始皇卻掃了他一眼,眼神耐人尋味。
“你當真以為,這樁梃擊案,是鄭貴妃親自主使的?”
扶蘇微愣,反問道:“難道不是嗎?龐保與劉成皆是她的近侍。”
“若非受她吩咐,他們怎會指使張差去行刺太子?”
始皇凝視著扶蘇良久,隨即搖頭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