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終究還是亡了。”
始皇帝是大一統王朝的奠基者,他開創製度,卻也因無先例可循,隻能摸索前行。
而最初的製度,總會有許多漏洞。
自秦亡之後,曆朝曆代無不從前車之鑒中汲取經驗,以延續自家國祚。
清朝,正是這方麵的集大成者。
他們把曆代滅亡的教訓悉數吸納,幾乎將一切隱患清掃殆儘,讓封建皇權走到了極致。
“父皇所言甚是。”
“我大秦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父皇開國,又無經驗借鑒,製度自然不夠完善。”
“如今我們卻能從天幕中吸取經驗!”
扶蘇眼神熠熠生輝。
大秦最大的問題,就是開創者的劣勢。
當年缺乏經驗,如今有了天幕視頻,情況便不同了。
一來,帝王之間可直接交流,從中獲取寶貴的信息;
二來,還能通過視頻窺見後世各朝製度,擇其優長,稍作改動便能借用。
畢竟這是幾千年來無數智者不斷打磨、完善的成果,比秦朝草創之製要周全得多。
“嗯,言之有理。”
“朕也欲與天幕中的諸帝深談。”
始皇帝輕輕點頭。
他承認,大秦吃虧在生不逢時。
十餘年光景,還來不及打補丁,就已被推翻。
但若能參考後世製度,便能直接取長補短。
隻是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帝國初創,天下未穩,若貿然改製,反生大患。
此舉,應當循序漸進,徐徐圖之。
始皇心中暗下決意:大秦的腳步該放緩,由他與扶蘇兩代人合力,足以讓大秦基業穩固!
……
漢武帝時期!
說到識人、用人,漢武帝劉徹不遜於任何人。
當年一個馬奴,被他拔擢成大將軍;長安頑童,成了叱吒漠北的冠軍侯。
劉徹的眼光,何其獨到!
“這乾隆帝,知人用人皆屬上乘。”
“尤難得的是,他雖居深宮,卻能憑奏折洞察前線局勢。”
“此等本事,連朕都未必做得到。”
漢武帝對太子劉據緩緩說道。
在他執政的年代,幾乎整日征戰。
他與乾隆一樣,從未親曆前線,隻能依靠消息傳遞判斷戰局。
而將領如衛青、霍去病,常常率軍深入數百上千裡,消息遲滯嚴重。
要靠這些延遲的信息來分析前線,何其艱難!
若論軍事成就,漢武帝與乾隆可謂旗鼓相當;
若論軍事才能,卻難分高下。
畢竟兩人相隔兩千多年,所處環境迥異。
但毋庸置疑的是,乾隆確實是清朝最懂軍事的皇帝,而且沒有之一。
他的諭旨、聖批、奏疏幾乎完整留存,足可見證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