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從他人身上吸取教訓,讓大明國祚儘量延長。”
“就算有朝一日要亡,也絕不能亡在異族之手。”
朱標低聲勸慰。
老朱重重地點了點頭。
“你說得對。”
“咱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讓後人重蹈覆轍!”
隨即,老朱的目光落在奉天殿裡的群臣身上。
大明的問題出在哪裡?
曆代皇帝普遍短命,不少連四十都沒熬過去,甚至有人三十出頭便駕崩。
問題出在哪?
那些後期的皇帝,一旦想有所作為,不明不白就死了。
問題又在哪?
看了這麼多天幕畫麵後,老朱心裡逐漸有了答案——
毛病就出在文官集團!
還有那些盤根錯節的豪紳地主。
上下勾連,狼狽為奸。
到崇禎時,竟然窮得打仗都掏不出銀子!
身為天子,居然還得放下身份去求臣子借錢。
老朱難以想象,這樣的荒唐事,竟然會出現在大明!
歸根到底,是根基沒立牢。
所以今後,他朱元璋再狠辣,也不容抱怨!
……
康熙時期!
“好個弘曆,好手段。”
康熙臉上浮現笑容,眸中滿是欣慰。
看著孫兒的表現,他心中難掩驕傲。
這,才是他們大清的天子!
在康熙眼裡,這些皆是褒獎之語!
大清入關後,確實從前朝覆亡中吸取了不少教訓。
尤其是大明的經驗,更是謹記於心。
他們極重視皇子的培養,從中挑選最有能力者繼承大統,這就大大減少了昏君的可能。
可即便如此,弘曆的表現,仍超出了康熙的意料。
“老四養了個好兒子啊!”
康熙笑眯眯地看向不遠處的四爺。
四爺麵上不顯,心底卻早已翻起滔天喜意。
按正常曆史進程,皇位本就是他的。
如今雖有天幕異象,但他相信,這傳位之事不會改變。
更何況,弘曆的才乾表現得如此出色,父皇隻會更加堅定心意。
四爺低頭不語,可周圍幾位皇子,神色卻已變了。
尤其是太子,看向四爺的目光,複雜至極。
因為在過往,老四其實是堅定的太子陣營。
然而諷刺的是——
真正的太子沒能登上皇位,反倒是昔日的太子黨老四,成了大清的新帝!
造化弄人,真叫人唏噓。
太子心底長歎一聲。
當了三十多年的儲君,到頭來也沒能守住,倒不如不要。
而在幾位皇子中,情緒最為劇烈的,莫過於八爺。
康熙子嗣雖多,但能真正角逐皇位的,不過屈指可數。
早年是太子與八爺爭鋒,雙方黨羽勢同水火。
如今太子已是日漸失勢,還被廢過一次,與皇位基本絕緣。
按理說,這龍椅自然該由他老八來坐!
誰料半路殺出個四哥,硬生生奪了先機。
而且最後,還真讓他把皇位拿走了。
老八心裡苦啊。
自己這是注定的陪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