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而一方麵永樂朝政治清明,另一方麵朱元璋留下的家底夠厚,才撐住了他的折騰。
而這些付出,也並非無用。
最終,永樂成為古代王朝的巔峰絕響!
大明國威,遠播天下!
“朕所要做的,也不隻是擊潰匈奴,更要讓大漢的聲威,響徹寰宇!”
劉徹注視著劉據,語氣鏗鏘:
“記住,你父皇要開創的,是亙古未有的偉業!”
“這不是金銀能衡量的事。”
“朕要為子孫撐起一片新天地!”
他腦海中浮現出遼闊的疆域藍圖。
劉據沉吟許久,才躬身說道:“兒臣今日,方知父皇苦心。”
“往昔是兒臣目光短淺了。”
劉徹聞言朗聲大笑。
笑聲中,既有父子親情,也多了幾分釋懷。
皇帝,向來孤寂。
可他知道,後世終會有人理解,他所做的一切。
……
貞觀時期!
“朱棣這人……”
“沒想到不僅能打仗,治國的手腕也不差。”
李世民仰天朗笑,眼神裡滿是欣賞。
他對朱棣最初的印象,便是靖難之役中的那幾場硬仗。
朱棣那種雷霆萬鈞、刀尖起舞般的打法,至今讓李世民記憶猶新。
李二自詡為馬上天子,自然對朱棣這種同樣在沙場中拚殺出來的皇帝更為欣賞。
隻是——那種險局,若有一步失誤,便是萬劫不複!
可朱棣硬是贏了下來,這讓李世民都不由暗暗心驚。
要說讓他來再打一次靖難之役,能不能成功還真不好說。
其中牽扯的因素太多——兵力、運氣、人心,一個都不能少!
而如今看來,朱棣不僅善戰,還能以文治之功開創永樂盛世,這就足以說明他的能耐。
……
康熙時期!
“中國古代王朝的巔峰?”康熙瞥到這幾個字,心裡頓時一股不服。
怎麼回事?
難道我大清就比不上大明?
要知道,大明出了多少昏君,一個個短命,把江山搞得烏煙瘴氣!
“這話,未免太偏頗了。”康熙冷聲說道。
……
乾隆時期!
乾隆收起折扇,輕輕哼了一聲:
“明成祖也就是一個篡位得來的皇帝,登基後又大開殺戒,若論國祚,在他手裡本該早斷。”
“隻是天意弄人,讓明朝多撐了兩百年。”
“這樣的人,居然也能躋身曆史十大帝王。”
“與之同列,真是有辱斯文!”
乾隆對朱棣以武力奪位一事,始終心存鄙夷。
當年他親自祭拜明陵,看中朱棣墓裡一根金絲楠木,還暗中掉包,用於自己的陵寢。
走之前,他甚至在朱棣陵前留下一行字,把明朝昏庸與滅亡的一部分責任,直接甩到朱棣頭上。
乾隆對朱棣的厭惡,可見一斑。
若朱棣泉下有知,怕是得氣得破棺而出。
對於朱棣位列十大帝王第八的排名,諸帝心中雖有不同看法,卻無暇多言。
因為——新的名字即將登場!
天幕緩緩浮現出大字:
【曆史十大帝王,第七位!】
【漢光武帝,位麵之子,劉秀!】
和朱棣一樣,第七位同樣是一個“限時返場”的人物。
朱棣雖有爭議,但功績擺在那兒。
劉秀若能登此榜,自然也有非凡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