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自幼敦厚寡言,除愛讀書外,最大愛好就是種田,因此常被大哥劉演取笑。】
【劉演性格恰與其弟相反,不喜農務,卻豪爽仗義,樂於結交各路豪傑。】
【劉秀後來赴南陽求學,人生自此轉折。】
【但改變他命運的,並非學問,而是一場偶然邂逅。】
【他遇見了新野名門陰家的小姐——陰麗華。】
【陰家富甲一方,陰麗華更是秀外慧中。】
【可劉秀家境清貧,怎敢奢想豪門?於是暗下決心,必須闖出一番天地。】
【他遂離開南陽,赴長安求仕。】
【初入長安,被繁華震撼,恰逢金吾衛巡邏,他感慨道:“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時值新莽末年,王莽的改革失敗,天災人禍頻發,天下群雄並起。】
【劉秀的大哥劉演在南陽起兵,書是讀不成了,劉秀隻好隨兄起義。】
【條件簡陋,他身為副將,連匹馬都沒有,隻能騎牛作戰。】
【不久,劉演率眾加入聲勢浩大的綠林軍,劉秀才換上高頭大馬。】
【綠林軍擁立宗室劉玄為帝,史稱更始帝。】
【王莽隨即傾四十二萬精兵,號稱百萬大軍,欲剿滅更始帝。】
【這支大軍聲勢驚人,旌旗連天,將劉秀與九千義軍困在昆陽,重重包圍。】
【眼見城破在即,奇事發生——流星自天而墜,直轟王莽軍營!百萬大軍頓時大亂。】
【劉秀趁勢殺入敵營,昔日老實巴交之人,此刻宛若天神附體!】
【義軍士氣暴漲,以一當百,奮勇廝殺。】
【隨即,電閃雷鳴,暴雨傾盆,河水暴漲。】
【號稱百萬的莽軍被洪流衝散,死者無數,屍橫遍野。】
【幾月後,綠林軍攻入長安,誅殺王莽。劉秀因功,被封大將軍。】
【功成名就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迎娶心念已久的陰麗華。】
【不久,更始帝令劉秀北上河北。】
【劉秀借機迅速壯大,與真定王劉楊聯手,逐漸與更始帝分庭抗禮。】
【隨後正式稱帝,建元“建武”,從農家子一躍而為東漢天子。】
【此後,他平定關中、收複隴西、攻略川蜀,用十二年光陰統一天下,重建漢室基業。】
【劉秀治國崇尚柔術,成就了“光武中興”。】
【他才華橫溢,政事有條不紊,更常以言語勉勵臣子,留下“樂此不疲”、“得隴望蜀”、“收之桑榆”等成語。】
【但最流傳甚廣的,還是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劉秀在後世,更多被稱作“全能皇帝”“位麵之子”。
或許正因其幾乎完美,無可指摘,反倒少了爭議,也少了熱度。
他舍棄了“開國皇帝”的身份,甘當“中興之主”。
要知開國易,守成難,治世更難。
而劉秀,偏偏三者皆成,堪稱唯一三冠王!
他能打仗,是以弱勝強的奇才;
他能治國,是平衡與集權的楷模;
他為人清正,幾乎無大汙點。
當然,他並非毫無缺憾。
劉秀性情偏向迷信,且在位時妥協於豪強,也為東漢後期的土地兼並埋下隱患。
然而縱覽史籍,他仍是少有的“評價最公允、爭議最小”的皇帝。
正因如此,他反而不算出名。
若不是昆陽大戰那場“召喚術”,恐怕更少人記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