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氣質,放眼世界史,也幾乎獨一無二。
劉邦可謂是“上下兼容”:
他能和樊噲、周勃們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也能與張良們縱論兵法戰略;
他能與叔孫通、陸賈探討儒學禮製;
還能與蕭何、曹參共謀大計;
就連婁敬這樣的小人物,他也能虛心聽取意見。
因此不論哪個階層的人,都覺得劉邦和自己站在同一層麵。
這才是真正難得!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魅魔屬性”似乎還傳承了下去。
漢光武帝劉秀,憑借一己之力就在河北吸納無數豪傑,簡直是人形磁鐵。
至於劉備,更是三國時期公認的“高祖再世”。
甚至劉表,當年單槍匹馬闖入荊州,也自帶幾分“劉氏氣場”。
老劉家的基因,確實耐人尋味!
要知道,劉邦四十七歲還在村頭閒混,
但五十三歲,就已經登基稱帝。
短短七年,乾坤翻轉!
而他的對手,還是項羽那樣的絕世猛人。
項羽的勇猛無需多言,劉邦自己心裡最清楚。
也正因此,項羽才成為唯一一個非帝王,卻被寫入本紀的人!
……
大秦!
天幕播放的這一段視頻很長。
它不僅詳細呈現了楚漢爭霸的全過程,還講述了劉邦稱帝後的治國方略。
始皇帝在看完後,沉默了許久。
並非因劉邦能打敗項羽、開創大漢而震驚,而是對他那種豁達胸懷,生出一絲難以理解。
人若已經掌握了世間至高的權力,又怎能對死亡如此淡然?!
始皇自己想了許久,也不得不承認,他做不到。
當年一統天下後,他心中最渴望的,便是長生不死。
他要永遠把持這份至尊的權柄,要做世世代代的帝王!
因此他派遣方士四處尋訪仙藥,不惜耗費巨資,即便明知希望渺茫,也絕不肯放棄。
可劉邦麵對生死的態度,卻灑脫得讓人難以置信。
舊疾複發後,大限將至。
劉邦隻叫太醫來瞧了一眼,得知無力回天,便索性放下心來,不再治療。
不僅沒有怪罪太醫,反而賞賜了他們幾十金,讓他們安然離開。
若換作自己,始皇自知定會一怒之下殺掉這些無能的庸醫!
“劉邦的瀟灑,朕平生僅見!”
嬴政沉默半晌,才吐出這句話。
說實話,身為秦室王裔,他骨子裡還是看不起劉邦這種草莽出身。
在嬴政的認知中,平民就是平民。
縱然憑軍功一步步往上爬,最終也隻能在王侯腳下低頭。
永遠不可能真正君臨天下!
然而劉邦,卻偏偏以布衣之身開創大業。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種氣度居然連自己都受到感染。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嬴政喃喃自語。
“難怪後世帝王,每提漢高祖,總會忍不住幾句推崇。”
“原來如此……這才是真正的高祖之風。”
一旁的扶蘇忍不住失笑搖頭。
他已被劉邦的氣質折服。
那種狀態,已經不能單單用“自信”來形容。
自信,是對勝利有所把握時的篤定。
而劉邦,即便明知要敗、境況不佳,依舊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永不認輸的模樣!
曆代帝王裡,自信狂妄者不計其數。
父皇就是其中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