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絕不能容忍這種局麵,再一次在大宋曆史中重演。
“從今日起,皇室的子孫必須習武。”
“文臣雖可壓製武將,但我皇家子嗣絕不能喪失血性!”
趙大心裡很清楚,問題不僅僅在於“重文抑武”的國策,更在於對宗室子弟的教育出了偏差。
若是後代的皇族皆能有一顆敢戰的心,又怎會落得被人欺淩的下場?!
尤其是絕不能再出現像宋徽宗、宋欽宗那樣的昏君!
身為皇帝,不以治國為本業,整日沉迷於筆墨丹青?!
“皇兄說得極是。”
“往後皇室子弟皆要以武為根基,更要以此立誌。”
“我大宋斷不可重蹈舊轍!”
“更絕不能再背負‘弱宋’的罵名!”
趙二語氣中滿是真誠。
雖說他心裡未必沒有覬覦皇位之意,但他同樣希望大宋能夠像大唐那般,雄視四海,而不是被世人譏諷為軟弱之邦!
其他朝代皆能開疆拓土,難道大宋便做不到?!
趙大轉頭望向趙二,臉上露出幾分意外之色。
這次,倒真說了一句人話。
……
洪武時期!
“咱讀史書時,見到唐太宗,便覺得他是賢君。”
“再看‘貞觀之治’,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令人神往。咱也盼望將大明治理成那樣。”
“可直到看到這天幕,才真正明白史書裡寫下的,隻是大唐盛世的冰山一角。”
“唯有親眼所見,才懂得唐太宗的厲害之處,才知曉大唐的真正強盛!”
老朱心中發出由衷的感慨。
他過去翻閱典籍時,對李世民、大唐已有所了解。
可書中隻言片語,哪有眼前所見這般震撼?
見到天幕中的大唐——國泰民安,四方來朝,老朱心底湧起的是欽佩,更是向往。
他同樣渴望把大明打造成這樣的強盛王朝!
然而一想到後世的明朝,他便忍不住心痛。
咱好不容易開創的大明,怎麼會淪落到那副模樣?!
“父皇言之極是。”
“大唐氣象,後世無不心馳神往。”
“唯有上下同心,方能成就。”
朱標輕聲感歎。
老朱點頭:“對,君臣同心。”
語氣中卻透出幾分冷意:“隻是……你們可真與咱同心麼?”
他目光投向奉天殿中的群臣。
所有人立刻連聲表態,自然要向陛下表忠心。
【李世民晚年雖追求長生之術,丹藥無益延年,但他的清醒從未磨滅。】
【他常告誡太子李治:功成唯德,德在人先。】
【公元649年,五十一歲的李世民病逝於終南山。】
【他的一生,既有血雨腥風的黎明,也書寫過盛世華章。】
【長眠昭陵,與文德皇後同看山河時,曆史早已給出定論:他不僅是唐朝的締造者,更是仁政帝王的典範。】
李世民的視頻至此播放完畢。
天幕細數了他一生的功過。
若論私德,李世民無疑有著難以抹去的汙點。
他弑兄囚父靠著政變手段登上帝位,這是他永遠無法洗白的黑點。
可若論帝王功績,他卻輝煌至極。
政治上,開創貞觀之治,疏浚運河,修建水利,整頓吏治,完善法製,推行科舉,設立三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