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鬼子的司令部,這標誌著遼中縣正式解放。
百姓們得知這一消息,紛紛走上街頭,慶祝解放。
徐向龍和孔立新站在街頭,看著歡呼雀躍的百姓們,心中感慨萬千。
兩人知道,遼中縣的解放隻是開始,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過,他們相信,隻要軍民一心,就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阻擋他們。
解放縣城後,八路軍和民兵在縣城裡張貼布告,宣傳黨的政策。
百姓們看到布告,紛紛圍攏過來,聽著八路軍戰士們的講解。
百姓們得知八路軍是真正為老百姓謀福利的隊伍,紛紛拍手稱讚。
百姓們紛紛表示願意支持八路軍,為抗戰勝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向龍和孔立新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欣慰。
他們知道,百姓的支持是八路軍戰勝敵人的重要力量。
徐向龍和孔立新帶領八路軍,在縣城裡開展了一係列的宣傳活動。
他們通過張貼布告、發放傳單、召開群眾大會等方式,向百姓們宣傳黨的政策和八路軍的主張。
百姓們對八路軍的主張紛紛表示讚同和支持。
徐向龍和孔立新還帶領八路軍幫助百姓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
另一邊,林如海召集部下,部署下一步的工作。
林如海對部下們說:“同誌們,遼中縣雖然解放了,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部下們紛紛點頭,表示明白。
林如海接著說:“我們要繼續加強訓練,隨時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部下們齊聲回答:“是!”
林如海看著部下們鬥誌昂揚的樣子,心中充滿了信心。
他相信,隻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
隊伍在縣城待了幾天,孔立新帶著八路主力回總部了。
林如海也帶著隊伍回到根據地。
徐向龍則留在縣城,繼續主持工作。
徐向龍在縣城裡組建了新的縣政府,恢複了當地的秩序。
百姓們對新的縣政府充滿了期待,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得到改善。
石雲天幾人回到根據地的同時,也將孫趨財的屍體帶了回來。
孫趨財的遺體被安葬在根據地的一處公墓裡。
至於孫克正,是個有爭議的問題。
他雖然當了漢奸,做了不少壞事,但最後兒子的死也讓他醒悟,不惜被亂槍打死,也要先殺了鬼塚。
他的屍體被帶回來後,不少人對他表示惋惜。
不過,他畢竟是漢奸,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因此,對他的處理也成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林如海和徐向龍討論後,決定將他安葬在公墓裡,但不給立碑。
這樣既表達了對於他最後行為的肯定,又彰顯了正義的立場。
這個決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而墓就在孫趨財的旁邊,也算是讓他們父子團聚了。
處理完這些事情後,林如海等人繼續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
他們要帶領隊伍,繼續打擊日偽軍,為抗戰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
配合八路軍主力總攻縣城也就此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