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動靜太大,日後的故事裡,必然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示威的前一天,石雲天在一間廢棄的倉庫裡召開最後一次會議。
以石雲天如今在國內的名聲,人們都知道了這個不畏強權的少年。
雖然石雲天年僅十三,但此刻站在倉庫中央的他,眼神堅定,氣質沉穩。
昏暗的燭光下,三十多名來自不同階層的代表聚集在此:有戴著圓框眼鏡的大學教授,有卷起袖口的紡織女工,還有背著書包的學生代表。
“明天上午十點,正陽門集合。”石雲天的聲音沉穩有力,“我們高舉標語,齊聲呐喊,但絕不能先動手,日軍一旦開槍,立刻分散撤退,保存力量。”
“可是……”一名學生顫抖著開口,“如果有人犧牲怎麼辦?”
倉庫裡陷入短暫的沉默。
石雲天走到窗邊,望著夜幕下陰森的日軍崗樓,緩緩道:“長城上那些小兄弟,年紀比你們還小,他們犧牲時,手裡還攥著打鬼子的槍。”
“我們後退一步,百姓就多受一天苦;我們向前一步,或許就能點燃北平的抗日火種!”
第二天清晨,北平城籠罩在一片壓抑的霧氣中。
石雲天等人混在人群裡,朝著正陽門走去。
隨著時間推移,街道上的人越來越多,原本匆匆趕路的百姓,在看到藏在袖中的傳單後,紛紛加入隊伍。
石雲天還想出了一個能儘量全身而退的辦法。
他借鑒八路軍遊擊戰術的方式,鬼子一來,他們就躲,鬼子一走,他們再出來,繼續喊口號。
就是用這種“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術,來保證人員的傷亡降到最低。
安排一些人手在屋頂負責觀察敵人位置,然後通過旗語等方式向地麵人員傳遞消息,地麵人員就迅速轉移。
如果鬼子出動大軍,就化整為零,避開鋒芒。
此事還要宣傳出去,隻要消息傳出北平,全國的目光都會關注這裡。
一旦日軍被逼急,難保不會做出什麼瘋狂舉動,到時候局麵就徹底失控了!
之前彆處發生的慘狀還曆曆在目,石雲天早就防著日軍這手,隻要他們敢施暴,他就把證據捅出去,讓全世界看清侵略者的真麵目!
當十點的鐘聲響起時,正陽門前已聚集了近千人。
“還我河山!”一聲呐喊突然響起,如同驚雷劈開陰霾。
人群中無數手臂高舉,寫著“抗日救國”“趕走日寇”的標語牌此起彼伏。
石雲天站在隊伍中央,看到阿秀站在高處,帶著幾個孩子揮舞著用紅布做成的小旗子。
口號聲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湧向正陽門。
這一幕也被《申報》派來北平城的記者看到了,連忙用相機記錄了下來。
喜歡抗戰之鐵血少英雄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鐵血少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