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戰場進入最艱難時期,歐洲戰場,納粹軍隊閃擊波蘭後,再次攻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挪威。
1940年6月14日,號稱世界列強之一的法國投降,希特勒在凱旋門前閱兵,叫囂將實施“海獅行動”,進攻英國。
在歐洲各國忙於應對戰爭的情況下,亞洲的局勢也愈發緊張。
一直支持中國的蘇聯,為避免兩麵受敵,隻能和日本簽署滿蒙邊界停火協議。
而在中國,正麵戰場上的國軍節節敗退,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殘酷的棗宜會戰中,中將張字忠以身殉國,江漢平原以至華中地區又落入日本人之手。
中國陝北延安,在日軍轟炸機頻繁的轟炸下,各高層成員為中國的前途命運憂心忡忡。
他們決定在這個時候,黨和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要挺身而出,要打破亡國和投降的論調,要為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注入希望,要向侵犯中國的日軍打下當頭一棒。
在1939年入冬後,日軍實施了“以鐵路為柱、公路作鏈、碉堡作鎖”的“囚籠政策”,企圖封鎖華北各根據地。
1940年,日軍又發動了對國民政府的政治誘降,使得國內投降危機加劇。
為了打破日軍的囚籠政策和防止國黨向日本投降,八路軍總部決定在華北地區發動百團大戰,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
這便是文件上的大致內容。
此時距離百團大戰已經過去兩個半月,正處於第三階段的反掃蕩階段。
而最下麵的內容更讓他後背瞬間沁出冷汗——日軍正從山東抽調三個旅團,計劃沿津浦線北上,增援河北的反掃蕩作戰,目標直指百團大戰中疲憊不堪的八路軍主力。
"這些狗娘養的!"王小虎一拳砸在旁邊的樹乾上,積雪簌簌落下,"想抄百團大戰的後路?"
石雲天指尖劃過文件上“12月10日抵達石家莊”的字樣,突然想起前世課本裡的記載。
百團大戰第三階段正是最艱難的時候,八路軍在河北山區與日軍拉鋸,要是這三個旅團真的壓上去,後果不堪設想。
“往南走。”他將文件折成細條塞進口袋,“抱犢崮有軍區的秘密電台,能直接聯係八路軍總部。”
連夜趕路的第四天,他們在泰安附近遇上日軍的先遣隊。
這夥鬼子正押著民夫搶修被炸毀的鐵路橋,石雲天趴在雪坡上數著人數,突然注意到帶隊的軍官腰間掛著望遠鏡,正是佐佐木的副手。
“有大魚。”他示意眾人隱蔽,“抓活的問清楚兵力部署。”
宋春琳先動了,她借著鐵路橋的陰影滑到橋墩後,藏在袖口處的箭匣輕輕彈出,兩根箭矢帶著破空聲釘進哨兵的手腕。
日軍剛要喊出聲,李妞的機關棍已“唰”地伸長,三節棍身精準纏住兩個民夫的腰,將他們拽進雪堆。
“動手!”石雲天喊到。
他展開機關扇,手腕翻轉,扇骨中段的燧石擦出火花,鐵砂如暴雨般潑向紮堆的日軍。
王小虎的機關刀最是凶狠,刀身刺入日軍小腹的刹那,三根尖刺突然彈出,傷口頓時綻開血花。
馬小健將機關槍拆成雙截棍,帶倒刺的槍頭在日軍肩膀上撕開道道血口,疼得他們嗷嗷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