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勉自重生以後,基本上所有的重心就都放在了江雲禮身上,但又並未隻局限於他一人。他知道的,他的江先生一直都希望他能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所以他也一直都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在男人不知道的角落裡,他一直都有認真地活著,並且活得昂揚,活得熱烈……
青年雖然滿心滿眼期待著有朝一日能與年長的愛人再續前緣,卻也並未因此失去和同齡人的交流。
在他身上,作為男人的沉穩內斂和作為男孩兒的青春活潑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換句話說,他從來沒有與同齡人脫節。
當然,對於這些在他看來並不怎麼重要的細節,他從未與那人提起過……
此刻,陸勉正站在雲城機場的大廳內翹首以盼著摯友江黎的到來,手機屏幕閃爍著許多未讀的消息,無一例外,全是江黎發來的航班落地提示。
落日的餘暉透過巨大的玻璃穹頂灑落,為這略顯冰冷的機場大廳添上了一抹溫暖的色彩,青年的目光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極力尋找著那熟悉而又久違的身影……
江黎是他在國外讀書時陰差陽錯認識的朋友,或許是因為兩人都不約而同的愛上了本不可能的年長者,這段過於相似的經曆讓這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年輕人逐漸變得惺惺相惜起來。
不過,該說不說,他和江黎的初見其實還是有些戲劇性的。
記得那是他在賓大留學的第二年,彼時,他隨著自家導師前往英國參加由帝國理工大學電子電氣工程學院舉辦的學術研討會,會議結束後,主辦方送了他們幾張皇家歌劇院的門票。
陸勉原本沒有想去湊這個熱鬨的,隻是,當看到宣傳冊子上那個名叫莫以廷的演員時,他竟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與他相隔萬裡的江雲禮,這才跟著眾人一同前去歌劇院觀看演出。
當熟悉的旋律逐漸響起,那個名叫莫以廷的男人從容不迫地出現在舞台上,他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似乎都能穿透舞台,直擊人心。
陸勉默默地坐在觀眾席間,目光始終落莫以廷身上,雖然他對這些藝術一無所知,卻也能被男人精湛的專業素養和穩健的台風深深吸引。
隻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歌好像在哪兒聽過。他不斷在記憶中搜尋著與之相似的旋律,想了許久才終於發現,這不就是他初中時在音樂教材上看到過的那個音樂劇選段嗎,他們老師當時還給他們放過呢。
陸勉的初中是在鄉鎮裡讀的,條件極其艱苦,所以,對於音樂、美術這一類的發展性課程,很多時候都是有老師才開,沒有老師就不開了,相應的,教材也是好幾個年級循環使用。
陸勉初二那一年,學校破天荒來了個音樂老師,他是國內知名院校畢業的,一天到晚背個吉他,整個人看上去特彆有氣質,跟彆的老師站在一起,更是顯得格格不入。
這老師其實也才剛畢業不久,對於音樂更是有著滿腔熱忱,學校沒有條件,那他就創造條件,立誌要讓這些貧困地區的孩子感受到音樂的美好。
陸勉直到現在都還記得,初二年級的音樂教材上專門有一個單元是在講歌劇和音樂劇,老師還用自己的隨身音響連接手機,給他們播放了教材裡的那一節選段。
那是大山裡的青年第一次接觸到如此高雅的音樂,所以他聽得特彆認真。那時的他其實根本聽不懂那些婉轉的唱詞,也不懂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隻是被那悠揚的旋律與如泣如訴的男聲深深觸動,心中莫名生出一股難以名狀的情愫。
多年以後再回想起來,那或許就是他對藝術最初的向往吧……
此刻,他竟然在這遙遠的異國他鄉親眼見到了年少時教科書裡的人物,曾經因貧寒家境與年少懵懂而錯過的精彩與輝煌都在這一刻得到了彌補,那個令他驚豔的音樂教科書此時就站在離自己不遠的舞台上再次唱起了那段令人驚豔的旋律,這何嘗不是一場盛大的遇見呢……
演出結束後,陸勉有些意猶未儘地走出歌劇院,夜色已深,倫敦的街頭燈火闌珊,寒意襲人,他不由得裹緊了外套,漫無目的地在街頭閒逛。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見身後一陣騷動,應聲回頭,便看見一個男人好像是在和粉絲們互動,他忍不住走上前去,這才看清了男人的全貌。
眼前這個被無數粉絲包圍的男人正是剛才在舞台上大放異彩的莫以廷,隻是此刻的他已經褪去了舞台上的華麗裝扮,顯得更加平易近人。
陸勉原本是獨自一人待在人群外圍的,結果莫名其妙被擠進了人群裡麵,最後還被推搡到了莫以廷麵前。
這是陸勉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到年少時教科書裡的人物,他也是直到此時才明白自己為什麼看到這人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江雲禮。
這真的不能怪他,眼前這個叫莫以廷的男人真的是和江雲禮太像了,不僅是眉眼的相似,更是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這兩人都是那種謙謙君子類型的,整個人就是很溫和的模樣,真的很難不讓他幻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莫,莫老師,能見到您,我真的好激動,我喜歡您很久了”
“謝謝”
莫以廷的目光在不斷地人群中流轉,最終停留在了眼前的青年身上,那是一種溫和而又帶著幾分探究的注視。
陸勉被這樣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正欲開口解釋自己的冒昧,卻聽莫以廷輕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