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繼續在山裡轉悠,龔弦覺得自己越發喜歡這樣的自然之地。
以前碼字整天宅在家裡,各種東西全是網購和外賣,唯一的活動區域就是小區裡的小亭子。
但是經過基因改造後,似乎這一點完全改變了。
她喜歡神山的湖與雪,喜歡這爪子山的鬆林與小蘑菇。
以後或許還會去很多其它地方,反正壽命還長~
阿羅又帶他們來到了一小片鬆林邊,同時還遇到了另外一個領隊,帶著一家三口在這裡采蘑菇。
小孩大概十一二歲是個女孩,長得壯壯的,一看就很能吃。
父母看上去也很年輕,一群人路過還打了招呼,因為阿羅與對方領隊相熟。
“阿羅~你們今天采得怎麼樣?”對方領隊問道。
“他們想要青頭菌,不過沒有采到多少呢~你們呢?阿西~”
“噢?”叫阿西的男人看了看龔弦幾人,答道:“妹妹喜歡大紅菇~”
他舉著籃子:“你看,我們采了蠻多了誒。”
阿西接著指了一個方向,說:“我聽說後山腰的喳喳林最近青頭菌長得不錯,你們要不要去看看?”
“好!謝啦兄弟!”
阿羅尋求了龔弦等人意見後,便告彆對方,帶他們朝另一個方向而去。
在路上小昭好奇的問阿羅:“阿羅哥~喳喳林是什麼地方呀?聽上去……和小鳥是不是有點關係?”
“喳喳在我們這裡是咀嚼的意思~我們常年跑山的蘑菇采集者,都會給一些地方隨意起個名字便於分辨。”
“原來如此,所以意思是那裡有許多野生菌嘍?”
“是的,因為渣渣林在後山腰,不大好走,所以一般我們不會選擇帶遊客去那裡,特彆是帶小孩的遊客。”
阿羅想說:當然你們這三位跟急行軍似的,想要到一口氣去山頂,感覺也不是沒可能……
龔弦思索片刻,告訴其它幾人:“那我們去了喳喳林就返程叭,時間也不早了。”
“行。”
“好。”
不得不說,喳喳林確實遠。
以他們一個熟練工加三個好體力,也足足走了將近一個小時才到。
看到地上有稀稀疏疏發著棱光的青頭菌,龔弦對小昭與大廚點頭道:“沒錯了~去采叭~”
小昭歡呼一聲就開始埋頭乾活,大廚也是欣喜不已,好歹今天這一天沒白走。
喳喳林的青頭菌明顯與之前探海鬆附近的不同,有些有棱光,有些沒有棱光。
想必是隻有其中一株孢子分散在林中,然後長出了帶棱光的青頭菌來。
這證明就是天然的,而且這兒泥土肥沃,龔弦能看到土裡各種小蟲與蚯蚓活躍。
她也時不時采一朵,確實很有成就感呀!
將蘑菇從地裡掰起來的手感與清脆聲音,都很爽~
上頭!難怪大家喜歡采蘑菇呢~
阿羅見此,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還好找到了他們喜歡的青頭菌,不然這一天還是很遺憾的。
他見過各種各樣來采蘑菇的人,眼前這三個,無疑是很特彆的。
但他能感受到三人的善意,所以多跑幾個地方也甘之如飴。
僅僅過去半個小時,三人就已經采了一背簍了,其中棱光青頭菌的數量大概占了三分之一。
龔弦沒有繼續采,至少也要留下一些,反正已經確認了地點,這樣明年還能再來~
下山後付錢時,龔弦發現阿羅沒有加錢的意思,心中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