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鷹想了想,說:“我打算投三百萬。”
這是他現在能拿出的最大數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丁三石一聽林天耀的計劃,就坐不住了。
他雖然是四大門戶之一,但看到林天耀的網吧戰略這麼牛,也想參與進來。
要是網吧全國包圍的計劃成功了,那麼多電腦上都安裝他們家的網站,流量還不得直接飛起來?
丁三石不是唯一一個聰明人,張超陽和王誌東也加入了:“林總,我們也想投嗖狐。”
“新狼也想入夥。”
林天耀看了看孫正義,他知道,最關鍵的還得看孫正義的態度。
孫正義投了資,暢遊公司才能提前躲過互聯網泡沫,在成功上市。
上市後,有了網吧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林天耀相信公司不會受泡沫破裂的影響,說不定還能趁這個機會更上一層樓。
互聯網泡沫之所以會出現,主要還是因為那時候的網絡公司大多沒找到賺錢的門道。
像雅虎在巔峰時期,市值上千億美金,可它就是賺不到錢。
到了21年,雅虎就被自己吹出來的泡沫給淹了。
那一年廣告收入大幅下降,虧損近一億美元。
等大家反應過來這是一場空的時候,互聯網行業就冷清了,雅虎的市值狂跌,縮水了九成。
再看看林天耀的暢遊公司,表麵上看是互聯網公司,實際上做的是實體生意。
網吧賺不賺錢不好說,但每台電腦都是實實在在的資產,不像現在的那些互聯網公司,燒了那麼多錢,到最後除了用戶數量,好像也沒什麼彆的了。
現在,大夥兒都還在探尋掙錢的門道和怎樣利用用戶數據。
除了像婭馬遜和馬雲傑克馬)的阿裡巴巴這樣的平台能抽取傭金外,像雅虎、穀歌,還有國內的一些門戶網站,基本都得靠廣告來維持生計。
對現代人來說,如果沒有廣告,這些公司簡直毫無價值。
孫正義雖然想要爭取更多的投資份額,但他更青睞像網一這樣的純互聯網公司,而非林天耀那種掛著互聯網招牌實則做實體買賣的企業。
看到丁三石他們也想要投資,他直接開口:“你們打算投多少?剩下的我來全包了。”
“網一這邊出兩百萬!”
丁三石猶豫了半天才說出這個數字,並非他不想多投,而是真的沒那麼多資金。
他還沒涉足養豬業,也沒進入遊戲領域,手裡的錢都是融資來的,前幾輪融的錢都差不多用完了,剩下的得等到下一輪融資才行。
所以最後隻能拿出兩百萬。
搜狐和新浪也各自出了兩百萬。
再加上吳鷹的三百萬,四個人一共拿走了九百萬的投資份額。
就在孫正義打算把剩下的事情說完就撤時,林天耀突然轉頭問馬雲:“馬總,您有什麼打算嗎?”
“這個……這個……”
馬雲當然有想法,可他手裡隻有一百多萬,這還是賣了黃頁之後才得到的。
這筆錢他原本打算用來開一家b2b公司。
看到馬雲猶豫,林天耀就知道他是缺錢。
於是說道:“要不這樣吧,既然大家都參與了,我給你留一百萬美元的股份,等你以後有錢了再還我。”
“行,謝謝林總!”
馬雲連忙點頭,雖然現在沒錢,但白給的錢不要白不要。
孫正義看了眼林天耀,又看了看這個長相有點特彆的小個子馬雲,沒吭聲。
畢竟這個項目是林天耀的,他出一千萬還是再加上這百萬,最後按比例分股,結果都差不多。
既然事情定了,林天耀找了個位置坐下。
股份的事情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他也不著急,這筆錢早晚能到手。
他現在琢磨的是回去後得趕緊把網吧管理係統和剛成立的遊戲開發部門建立起來。
要是稍微貪心點,他完全可以用融資後的暢遊公司資金來支付網吧管理係統的費用。
哪怕金額不算大,每年也能省下幾十萬。
但林天耀沒那麼做。
首先,網吧管理係統的研發成本不高,如果收費,董事會可能會找理由自己開發。
而且收費容易引起股東們的不滿。
他目光長遠,覺得不如繼續免費。
到時候他要用時,直接在所有網吧的電腦上彈出廣告框就行了。
——
一個多小時後,這場後來被看作是改變了國內互聯網未來二十年格局的“辦公室會談”
落下了帷幕。
喜歡綜影:靠山祁同偉,馴服小野貓請大家收藏:()綜影:靠山祁同偉,馴服小野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