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內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的老大,在國內互聯網界的名氣可比傑克馬響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張超陽這人有點文藝氣質,說話總是簡短又深奧,跟傑克馬那種愛出風頭、人越多越來勁的性格完全相反。
傑克馬說的話總能跟上潮流。
就像他說的那句:“我對錢沒興趣,我這輩子都沒碰過錢!”
記者問張超陽:“張總,上個月貴公司收購了國內最大的年輕人社區chinaren校友錄,成了國內最大的中文網站,這是不是意味著貴公司要進軍即時通訊領域,跟yy的林天耀老板比劃比劃?”
張超陽微微蹙眉說道:“收購校友錄隻是搜狐發展藍圖中的一環,早在1999年,我們就已萌生了進軍即時通訊領域的念頭。
接下來,我們會在全國範圍內大力推廣校友錄。
至於和yy的競爭嘛,不過是再平常不過的商業較量罷了。”
“張總……”
話音未落,林天耀已經下車。
早就留意到這輛車的記者們,一見下來的是林天耀,頓時興奮地一擁而上。
“林天耀來了!”
“快點,高考狀元來了!”
“在那邊,快去采訪林天耀!”
伴隨著一聲聲“林天耀來了”,僅僅十幾秒鐘的時間,原本圍在傑克馬和張超陽周圍的記者們,瞬間作鳥獸散,全都朝著林天耀的方向奔去。
望著突然散開的記者,剛才還口若懸河的傑克馬,此刻臉上露出了不悅的表情。
他好不容易請來了金大師,舉辦這場西湖論劍,本想借此機會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同時推動阿裡的發展。
可如今林天耀一來,直接搶了他的風頭。
張超陽倒是沒什麼所謂,他是個文藝青年,對這些不太在意。
隻是望著那邊被記者們簇擁的林天耀,眼神裡流露出一絲羨慕。
他雖然是個文藝青年,但也不是那種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人。
——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國內湧現出了一大批大名鼎鼎的企業家。
從牟其中到黃光裕,這些人的成就和財富,或許比不上後來那些搞互聯網的大佬們。
但在這個時代,論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靠實體產業起家的老牌企業家,才是絕大多數有理想青年的偶像,也是他們奮鬥的目標。
牟其中用火車拉罐頭從鵝國換回了兩架飛機,賣了幾千萬。
黃光裕從二手家電做起,一步步成為了國美電器的老總,占據了國內不小的市場份額。
他們之所以能發家致富、取得成功,固然有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但有一點是始終不變的,那就是堅持不懈的努力!
要是牟其中沒有那股子闖勁,他也不敢獨自一人跑到國外,跟人家商量用罐頭換飛機這種大膽的事。
要是黃光裕沒有奮鬥的理想,他也無法從二手家電的小生意做起,一步步發展到如今國美的規模。
這事也給那些懷揣創業夢想、滿懷理想的年輕人指明了方向,樹立了榜樣。
可十幾年過去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越來越少,各行各業也都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現在的年輕人,就算再拚命、再努力、再加班加點,也隻是給老板們多換一套豪宅、多添一輛新車而已。
真正落到普通人手裡的,也就那麼點微薄的工資,還得還高額的房貸,麵對生活的重重壓力。
所以,
八十年代是牟其中的天下,
九十年代則是黃光裕的時代,
到了2000年以後的龍國,要是說起創業偶像,那絕對得數林天耀。
他可以說是從改革開放那會起,國內最傳奇、最讓人愛聊的企業家之一。
林天耀16歲就去參加高考,不僅拿了全國首個滿分狀元,同一年還創辦了暢遊網絡公司和耀光互聯網公司。
這兩家公司,一家已經在今年六月份在某個地方成功上市,創造了國內乃至全球白手起家、最年輕億萬富翁的新紀錄。
另一家呢,也推出了國內注冊用戶最多的yy平台,還有那個特彆能賺錢的網遊《傳奇》。
聽說《互聯網》周刊上周報道,yy現在已經有3500萬注冊用戶了,每天活躍的用戶也早就超過百萬了。
有專家預測,到2001年,yy的注冊用戶可能會破億,每天活躍的用戶也有望突破千萬。
為什麼敢這麼預測呢?因為國家相關部門正在使勁發展寬帶,文件上說,要在2006年之前,把國內的網速從原來的56k提高到平均上下行10b,那就是網速提高了183倍!
網速快了,就說明咱們國家的互聯網要進入一個新階段了。
國外那些視頻網站已經火了,咱們國內也能更快跟上節奏了。
手裡握著兩家這麼有前途的互聯網公司,林天耀早就成了國內大多數學生和年輕人崇拜的對象、奮鬥的目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