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柳二妞從議價糧店那邊走了過來。
蔡香萍:“二妞啊,你咋才過來?華子把牌子摘了。”
柳二妞:“你四姑娘把豆芽坊搞得這樣,彆人怎麼進來?要不是看張麗茹的麵子我早把她趕走了。”
華子看著亂糟糟的院子:“二妞,還記得咱們起早貪黑,頂風冒雪,打打殺殺闖下這豆芽坊的時候麼。”
柳二妞:“現在滿城都是賣豆芽子的,沒有幾家賺錢的。”
華子:“沒你的三產指標咱們做不起這買賣。這座院子的產權就算獎勵給你了。好好收拾一下,住人還是夠寬綽。沒準兒將來我家也得過來借住啊。”
柳二妞:“我不能要。這個豆芽坊是你辦起來的,大家都賺錢了。隻有你就剩這麼個院子。”
華子:“產權手續我都辦完了。記住給自己留一處研究藥材的書房。剛才麗茹還後悔自己文化淺。你的小人書,我還給你留著呢。國書記那麼大的乾部,還在學習。”
柳二妞:“你回來了,大家心裡都有譜兒了。我把這院子好好修繕,外甥小穀穗兒將來念書就讓他來住。”
華子:“那是以後的事兒。修繕完了,把老宗請到這邊來,讓他有地方研究,有地方教你。豆芽不值錢,藥材永遠都值錢。你開車把蔡姑和張立秋送回去,匾額送給大妞姐放西裡屋去。”
柳二妞:“那你不回去?”
華子:“我得去農家市場收拾曲惠賢!明天你不願回來,讓小梁子把老解放開過來。我倆還得在這兒忙活幾天。張麗秋的事兒回去對誰也彆說,讓她媽好好看著吧。”
蔡香萍:“華子,我們家這幾個孩子個個靠你。就是這四姑娘……,姑姑也沒臉再求你了。”
華子:“回去呆些日子,有相應的找個婆家。走吧。”
蔡香萍聽明白了華子的話外音,梁子華子還能帶著,張家的姑娘們他不會再管了。
華子的豆芽作坊好歹堅持了八年,可是全國的議價糧店都沒堅持到三年。雖然這個名詞還在少數地方沿用,可是性質已經完全變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在東北城鄉的人們已經不再為肚子發愁。不用說玉米麵兒、小米這類粗糧,就是大米白麵也很常見。苞米麵兒肚子、的確良褲子的年代已經漸行漸遠。
不管懂不懂,“經濟”兩個字成了最時髦的詞彙。一些搖頭尾巴晃的理論家,一下子都成了經濟學家。
滿自由、唐竹青、趙國偉終於把華子盼來了!他們心目中的飯店終於有譜兒了。
華子在監獄蹲了兩年半,德化縣城原來的小酒館關東酒家已經建起了二層小樓!像崔高麗狗肉館那樣的小飯店有幾十家。
在德化縣城,最大的飯店也是幾個人合資開起來的,在南門附近三層大樓。比城門樓子都高!
唐竹青介紹說:“宴賓樓的掌勺大師傅是從沈陽請來的,聽說川魯粵菜都精通。後台老板就是原來的副縣長,國詠梅當書記他不敢嘚瑟。現在國詠梅走了,他囂張的不得了。”
滿自由:“小飯館兒最火的是狗肉。華子,你那手藝要是開狗肉館……”
華子:“都在北門內外,咱不能跟崔高麗搶生意。丟不起那人!光靠我在監獄裡學的手藝也撐不起門麵,所以咱們也得請廚師。不過這都不是主要的。要在縣城搶生意,就得有自己的特色。開創獨一份兒!我們以前賣豆芽,賣服裝,開糧店賣山野菜都贏在獨一份兒上了。”
滿自由:“從打那天你回來說開飯店,我們幾個就在琢磨。就這麼個小小德化縣城,清真館兒、狗肉館兒、中餐館兒、快餐館兒兩三年的工夫兒,都他媽的成了雨後狗尿苔了。這都怨咱戶長,要聽華子的,五年前就開飯店,早甩他幾條街了。”
趙國偉:“碎嘴子你彆胡說八道行不行。這些年議價糧店少賺錢啦?也就是這一兩年……”
華子:“咱們城北比城東有優勢,來往人多,做買賣的多,人紮堆兒。宴賓樓靠當官兒的撐著,咱們得靠地利、人和撐起來。我在監獄裡就發現,冷庫出來的豬肉根本比不了農村老百姓家的殺豬菜。川魯粵淮揚對東北人都是扯淡,我就不信德化小縣城食客都是吃遍天下的美食家。魯菜最接近東北菜,可他們有貓爪子蘸雞蛋醬麼?他們有黃瓜香餡兒的餃子麼?他們吃過貓把蒿炒土豆片兒麼?民豬野菜精糧純糧食酒就是咱的獨一份兒!”
滿自由:“這都是咱蘑菇崴子屯兒出的玩意兒,沒啥大成本。特點就是新鮮啊。”
唐竹青:“那咱們也不用請什麼高級廚師了。找幾個差不多的就行。”
華子:“手藝上彆怕花錢。差不多的還用請,兄弟我就行!咱不用他給咱賺錢,得偷他的手藝!川菜沒什麼秘密,淮揚菜在咱這吃不開,咱就請一位懂魯菜、滿菜的師傅,用他一年半載兄弟我就差不多啦。”
唐竹青:“那你不去行醫啦?”
華子:“我偷藝,然後帶出幾個徒弟。豆芽坊已經撤了,二妞和老宗就在那搞藥材炮製、集散,都荒不了。唐姐招人、老滿裝修改造、老趙跑料,我帶彩霞姐回去跟那幫混蛋算賬!明天中午,都在崔高麗狗肉館聚齊,請你們喝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滿自由:“你是要收拾七隊第一罵吧?”
華子:“第一罵還說得過去,最可恨的是第一罵的妹子第二罵曲惠賢。”
曲惠勤也找男人了,是笸籮店一個倒賣黃煙的。她不想從蘑菇崴子屯兒到縣城來回辛苦奔跑,所以回屯裡收蔬菜都交給了兄弟曲惠田。
曲惠田農活兒忙起來就把收菜送菜的活交給了他的二姐曲惠賢。
曲惠賢一天一趟,就能從姐姐手裡賺來二十來塊!熬到秋收,蘑菇崴子屯兒生產隊五十米的攤位基本都空了!她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占了所有攤位開始倒賣蘿卜白菜土豆等秋菜。那年正是華子進監獄的第一個秋天,李清華、柳二妞他們都六神無主,讓她占了便宜。
轉年春天,曲惠賢地也不種了,就開著三輪車到處收蔬菜,霸住了那兩千五百平方米的攤位。隻給粱老小兒留了兩米不確定的魚攤兒。
華子提前出獄,曲家兩姐妹早知道了。不過,已經三年沒人管的農家菜市場,到底是不是生產隊的早就沒人說得清。他不過是一個出獄的犯人,聽說從此當大夫再也不是官兒了。後來有聽說跟白淩雲打起了官司,追查紅磚呢。根本沒心思理會菜市場的攤位……
可是昨天中午這姐妹倆就聽說,華子開著老解放進縣城了。趕走了張麗秋,關了豆芽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