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孫行長和吳行長後,李旭長舒一口氣。
兩位行長最終達成了妥協:農行的1億元存款不動,豐收農場今年再往農行存入2億元;同時在工行開設基本戶,上半年存入1億元。
作為回報,兩家銀行給予了高利率,各種優惠,並且各給李旭兩個安排親戚的名額——一個總行編製,一個支行編製。
"李總,這事就這麼定了!"孫行長握著李旭的手,笑容滿麵,"明天我就讓客戶經理來對接。"
"我們工行也會派專人服務。"吳行長不甘示弱。
送走兩位行長,李旭揉了揉太陽穴。
他本不想這麼高調,但銀行給出的條件確實誘人。
利率高是次要的,關鍵是彆的優惠政策很好。
比如專人服務。
銀行有時候很忙,處理業務都需要排隊,而專人服務,簡單快捷。
還有巨額低息貸款。
雖然豐收農場現在用不到,但是如果以後企業擴張,或許就能用到。
至於四個正式編製的名額,李旭倒是不那麼在意。
他的豐收農場工資待遇一點也不比銀行查。
但是李旭沒想到,本地人對於銀行等單位的濾鏡很深,短短兩天很多親戚都知道了。
初四上午,李旭家迎來了第一波"求職"親戚。
"小旭啊,還記得我不?我是你三表姑!"一個燙著卷發的中年婦女提著一箱牛奶兩瓶酒進門,"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
“哎呀,三妹子,你怎麼來了。”
母親劉桂花急忙上前招呼。
李旭努力回憶,隱約記得這好像是母親那邊的遠房表親,至少有十年沒來往了。
寒暄沒幾句,三表姑就切入正題:"聽說你能安排人進銀行?我家小偉今年大學畢業,學的是會計,正合適!"
還沒等李旭回應,又一批親戚到了。
“大姐,我是大舅姥爺家的二表哥,你還認得我嗎?"一個滿臉堆笑的中年男子拉著個年輕人走進門,對劉桂花說道。
“你……”
劉桂花努力回想,終於想起來了,多年前,在大舅姥爺的葬禮上,見過一麵。
“快進來……”
隨後,話題又自然而然的聚焦到了李旭身上,“大姐,真羨慕你啊,你家孩子有出息了,但是也應該拉一把親戚,這是你表侄,985金融係畢業的,去年考銀行,運氣不好,沒過麵試,這次讓小旭幫幫忙……進了銀行,絕不給咱們丟臉。"
接著是奶奶的姑姑家的女兒,一個李旭連麵都沒見過的遠房表姨,帶著自家閨女風風火火地趕來。
客廳很快擠滿了人,帶來的禮品堆成了小山。
這些平時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此刻都親熱得像是天天見麵的至親。
"小旭現在出息了,可不能忘了自家人啊!"
"就是就是,老李家就數你最爭氣!"
"我家孩子可懂事了,進了銀行說不定還能幫到小旭!"
李旭被吵得腦仁疼,父親李寶勝、母親劉桂花努力擠出笑容,很多親戚隻見過一次麵,都沒有共同話題,隻能尬聊。
但是,事情並沒有結束。
還沒等李旭定下來選哪個親戚。
初五一大早,李旭家院門前又排起了長隊,這次來的都是本村的鄉親。
"小旭啊,我家二小子去年大學畢業,一直沒找到好工作......"
"李總,我閨女可是財經大學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