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林市長眼前放著一疊文件。
他正在快速批閱。
王秘書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又將一份文件放在桌上:
"市長,這是今年十大傑出青年的初審名單,請您過目。"
林市長翻開文件,目光在十個人名間逡巡。
突然,他眉頭一皺:"怎麼沒有李旭?"
王秘書心中一緊,急忙解釋:"經發局...沒報上來。"
"胡鬨!"林市長"啪"地合上文件,"豐收農場今年帶動就業多少人?納稅多少?研發成果多少?哪個青年企業家比得上?"
“如果我們豐城市十大青年沒有他,彆人會笑話我們這次評比的公正性。”
“而且,豐收農場的番茄品種,連農科院都非常關注……”
王秘書額頭滲出細汗:"我馬上聯係經發局。"
十分鐘後,負責豐城市經濟領域人物篩選的經發局副局長趙成海氣喘籲籲地趕到市長辦公室。
這位年輕的乾部擦著汗解釋:"市長,我們專門聯係過李總三次。第一次他說在育苗;第二次說在授粉;第三次..."
趙成海苦笑,"說在給鬆鼠洗澡,沒空填表。"
辦公室陷入短暫的沉默。
林市長突然笑出聲:"你們啊,還是不懂..."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
窗台前放著的一盆結著紅彤彤果實的小番茄。
正是豐收農場番茄。
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林市長摘下一顆,放入嘴裡。
享受片刻。
"知道為什麼豐收農場能研發出那麼多厲害的品種嗎?"林市長轉身,目光炯炯,"就因為李旭把所有時間都用在實乾上!"
抓起鋼筆,他在文件上重重劃掉一個名字,寫上"李旭"二字:
"改規則!特殊人才不必拘泥形式。他的成就有目共睹——"
創造就業崗位2300個
帶動農戶5000戶
研發有影響力的新品種5種
邊疆部隊感謝信3封
第二天晨會上,當林市長宣布直接提名李旭時,參會人員你看我,我看你,雖然不敢大聲喧嘩,但都忍不住小聲議論。
"這不合程序..."
"往年都要準備三萬字材料..."
"至少該有個ppt彙報..."
林市長敲了敲話筒:"諸位去桃山看看就知道——人家的番茄在雪山都能種活,還需要用ppt證明什麼?"
經發局局長小聲嘀咕:"可是評選要平衡各領域..."
"平衡?"林市長亮出一遝照片,"經濟領域——他們全年上繳稅收超過2億元;科技領域——研發投入比某些上市公司還高;雙擁工作——解決了邊防部隊吃菜難...還要怎麼平衡?"
參會人員再無異議。
其實每年十大傑出青年的評比都會牽扯到各個方麵。
有些人提前一年都開始運作。
各個部門領導都打了招呼。
他們本身也有些實力。
現在定下的名單,都是綜合考量。
不過,今年實在特殊。
李旭異軍突起。
取得的成就不可限量。
碾壓其他所有人。
彆人不服氣也得壓著。
……
當張薇把消息傳到桃山時,李旭正蹲在地裡檢查番茄長勢。
"十大傑出青年?"他頭也不抬,"能不去領獎嗎?下周該收第二批種子了。"
張薇哭笑不得:"市長特批的!您不去,讓林市長麵子往哪擱?"
鬆鼠小灰突然竄過來,搶走李旭的草帽。
他追著鬆鼠跑了幾步,終於妥協:"行吧...但彆讓我發言,我實在不適應那種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