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利的割台刀片閃過寒光,隨著機身前進,一排排稻稈被齊根切斷。
稻穗如同被施了魔法般,順著螺旋輸送器卷入機器內部。
機身微微震動,脫粒後的稻穀像金色的溪流,順著提升器嘩啦啦湧進糧倉。
收割脫殼之後。
白花花的大米展現在李旭麵前。
“哇,今年的大米品質怎麼這麼好?”
父親李寶勝一臉驚訝。
今年收成不錯。
他本以為知識產量很好。
沒想到品質也這麼不錯。
“這大米,能賣一塊五。”
母親劉桂花也湊過來,一臉驚喜。
正常市場價,稻米售價一塊二三。
他們這麼好的稻米,應該能賣貴一些。
“一塊五?”
李旭笑了,“爸、媽,實話告訴你們吧,地裡的這些稻米是我研究的新品種,可不能賣那麼便宜。”
“什麼?”
李寶勝愣了。
“你研究的?不對啊,是我賣到稻種,親自種下的,你沒提供種子啊?”
他弄不明白。
李旭編了一個借口:“有時候種子是在無形中蛻變的,總而言之,這些大米都是好東西。”
“真的嗎?”
李寶勝半信半疑。
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很厲害。
研究的很多新品種,比如蜜桃、番茄、草莓、西瓜等,暢銷全國。
他應該相信兒子。
但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
明明自己種下的水稻,
自己全程照料。
怎麼變成李旭研究的了。
不過,
仔細想想,今年天氣旱。
彆人家的水稻收成大減,唯有他家的水稻產量不錯,而且品質這麼好,的確和往常不一樣。
“你什麼時候研究的?”
李寶勝好奇。
“爸,彆管那麼多了,把水稻拉回家,晾曬幾天,過幾天我們嘗嘗,記得這些大米沒經過我同意,堅決不能賣。”
李旭交待。
收割完成的稻穀被一車車運回家,鋪滿了整個院子。
金黃的穀粒在陽光下泛著油潤的光澤,李旭拿著木耙,仔細地將稻穀攤開。
新收的稻穀還帶著田間的水汽,需要經過幾天的暴曬才能達到最佳的儲存狀態。
"得曬夠三天,水分降到14以下才行。"李旭抓起一把稻穀,在掌心搓了搓,"現在摸著還有點潮。"
父親李寶勝蹲在旁邊,捏起幾粒稻穀放進嘴裡咬了咬:"確實,現在咬開還有點粘牙。"
他抬頭看了看萬裡無雲的天空,"這幾天天氣好,曬得透。"
母親劉桂花拿著掃帚,把散落的稻穀歸攏到一起:"這麼好的稻子,我還是頭一次見。往年曬穀子,總有空殼飄出來,今年幾乎粒粒飽滿。"
曬場邊上,幾隻麻雀鬼鬼祟祟地想要偷食,李旭揮了揮手把它們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