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的實驗室裡,趙愛國教授正在顯微鏡下觀察海水稻幼苗的細胞切片。
窗外的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實驗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教授......"助理研究員小林站在門口,手裡捏著一份文件,聲音有些發虛。
趙愛國頭也不抬:"資料整理好了?國家項目申請提交了嗎?"
小林的手指不自覺地絞緊了文件邊緣:"提交了......但是......"
"但是什麼?"趙愛國這才抬起頭,透過老花鏡看向自己的學生。
小林深吸一口氣,快步走到實驗台前,將那份蓋著紅章的文件放在桌上:"申請被駁回了。"
"什麼?"趙愛國一把抓過文件,鏡片後的眼睛瞪得老大,"這怎麼可能?"
他是教授,是院士候選人,在行業內大名鼎鼎,而且海水稻研究是熱門,怎麼會被駁?
他之前申請項目,從來都沒有被駁過。
到底發生了什麼?
趙愛國繼續看去,
文件上的駁回理由赫然寫著:
"經專家評審,海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現有技術可滿足生產需求,暫無需重複立項。"
趙愛國的手指微微發抖:"胡鬨!海水稻研究明明還在瓶頸期,哪來的突破性進展?"
他猛地站起身,實驗室的白大褂帶翻了桌上的試管架。
小林趕緊扶住,玻璃器皿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去!"趙愛國指著門外,"把評審會的專家名單找來!我要問問他們,是誰在睜眼說瞎話!"
小林縮了縮脖子:"教授,我打聽過了......評審組組長是錢院士,他說......說......"
"說什麼?"
"說龍國已經有人解決了海水稻的所有技術難題,我們再做就是浪費科研經費......"
趙愛國正要發火,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起。
他怒氣衝衝地抓起聽筒:"喂!"
"老趙啊,"電話那頭傳來沈院長溫和的聲音,"方便來我辦公室一趟嗎?有重要事情。"
十分鐘後,趙愛國沉著臉推開院長辦公室的門。
沈院長正在拆閱一份燙金的邀請函,見他進來,笑著招了招手:"來來來,看看這個。"
趙愛國接過邀請函,當看到"豐城市政府"和"鹽堿地水稻豐收大典"幾個字時,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這是......"
"你往下看。"沈院長意味深長地指了指正文。
趙愛國的目光在紙麵上快速移動,當看到"10萬畝海水稻"、"無需土壤改良"、"畝產超500公斤"等字眼時,他的手突然一抖,邀請函差點掉在地上。
"這......這不可能!"他猛地抬頭,"重度鹽堿地上種水稻?還10萬畝?沈院長,這肯定是誇大其詞!"
沈院長歎了口氣,從抽屜裡取出一疊衛星照片:"你看看這個。"
照片上,曾經白茫茫的鹽堿荒原,如今已經變成整齊的綠色田塊,其間隱約可見忙碌的機械和工人。
"這是三天前拍的。"沈院長推了推眼鏡,"農業的朋友私下給我的。老趙啊,你的項目申請被駁回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看來不是沒有原因的......"
趙愛國頹然坐在沙發上,感覺一陣天旋地轉。
三十年學術生涯積累的認知正在崩塌——海水稻研究的三大世界性難題耐鹽性、產量、品質),居然被解決了?
"是......是哪個院士帶領的團隊做的?"他聲音乾澀地問。
突然,
他想到豐城市……
豐收農場就在豐城市。
不會是李旭吧!
沒有任何意外,
果然,
沈院長說道:"就是我們農科院額名譽教授,李旭教授,他剛剛研發的超級海水稻。"
資料上印著李旭的照片——一個看起來不到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站在金黃的稻田裡微笑。